上海西岸迎来戏剧盛宴!柏林剧团经典《三分钱歌剧》亚洲首演,解锁布莱希特式辛辣讽刺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8日报道:11月7日至9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邀剧目——柏林剧团《三分钱歌剧》于上海西岸大剧院开启亚洲首演。这部令戏剧大师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享誉世界的作品,于1928年在柏林船坞剧场初绽光芒。近百年后,由他亲手创立的柏林剧团,携此剧首度登陆东方水岸剧场,成就一场跨越时空的戏剧对话。


此次上演的《三分钱歌剧》为柏林剧团第四版全新制作,由柏林喜歌剧院前艺术总监巴里·科斯基执导,亚当·本茨维担任音乐总监。二人联手对作品展开当代重构,将布莱希特犀利的戏剧内核植入现代社会语境之中。《纽约时报》盛赞其为“一部野蛮与欢乐交织的杰作”。



柏林剧团艺术总监奥利弗·里斯率13位核心演员亮相上海。三天的演出期间,西岸大剧院与剧团共同策划了一系列艺术公益活动,涵盖演前导赏、舞台探秘、文化讲座及演后对谈。奥利弗·里斯与演员们将走近观众,让沪上戏剧爱好者近距离感受欧洲顶尖剧团的舞台魅力。

据悉,《三分钱歌剧》改编自约翰・盖伊1728年的《乞丐歌剧》,由布莱希特执笔改编,库尔特·魏尔作曲,并与伊丽莎白·豪普特曼共同创作。剧中,强盗头子“尖刀麦基”与乞丐大王皮丘姆之女珀莉秘密成婚。皮丘姆视女儿为私有资本,愤而向警方举报麦基。尽管麦基与警察局长布朗交情匪浅,仍难逃被捕命运。皮丘姆以组织乞丐游行为要挟,迫使布朗处决麦基。生死关头,麦基试图以金钱换取自由,却发现无论是妻子还是同伙,皆将金钱置于情义之上。在布莱希特构建的舞台上,人人奉行“先填饱肚子,再谈道德”。他以娱乐包裹讽刺,在笑声中诘问观众:当一切人际关系皆被资本侵蚀,人类将走向何方?


库尔特·魏尔的音乐是《三分钱歌剧》风靡世界的另一关键。他意图挑战瓦格纳式的浪漫主义歌剧,却以融合犹太音乐、古典传统与爵士流行的笔触,勾勒出大都会中的疏离与孤独。剧中《尖刀麦基》一曲,影响了鲍勃·迪伦、大卫·鲍伊等音乐先驱,更经鲍比·达林、艾拉·菲兹杰拉德等人传唱,成为时代之声。而《人类努力不足之歌》《大炮之歌》等唱段,亦成为戏剧史上不可磨灭的音符。


柏林剧团第四版《三分钱歌剧》被形容为“野蛮又欢乐”。导演巴里·科斯基——这位以《魔笛》震撼歌剧界的澳洲鬼才,曾两度荣获“国际歌剧奖年度最佳导演”。他剥离了作品中易令人联想到魏玛共和国或《歌厅》的元素,携手舞美设计师丽贝卡·林斯特,以冷峻金属构筑出迷宫般的舞台空间,如脚手架与格子间交错,弥漫着“鼠穴”般的生存气息。演员如杂技者攀爬其间,演绎着为生存不断“向上”的挣扎。

科斯基并未削弱布莱希特式的辛辣讽刺,却赋予其轻盈的喜剧节奏。他打破第四堵墙,鼓励演员以滑稽剧式的快语速与机智互动,营造出既幽默又疏离的观演体验。音乐总监亚当·本茨维指挥的七人乐队,不仅奏乐,亦化身街头混混,与角色即兴互动。

此版还新增“苏活月亮”一角,并由女演员约瑟芬·普拉特反串饰演警察局长布朗。小胡子下的性别错位,微妙呼应着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激发观众对角色与权力的再思考。


记者了解到,演出期间,柏林剧团展开多场公益艺术活动。11月6日,奥利弗·里斯与导演赖声川对谈,为中德青年戏剧人分享创作心得;首演当日,奥利弗与百名观众深度对谈,阐释剧团“始终关注当代社会议题”的艺术理念;11月8日,技术总监斯蒂芬·贝松带领观众探秘钢铁舞台的幕后构造;当晚演后,全体演员齐聚剧场,与观众共话此次亚洲之行的感悟。

此外,剑桥大学文学博士斯蒂芬·雅克布亦受邀走进交大、复旦、上海纽约大学,与学子共读布莱希特这部经典之作。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