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正值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亨德尔、多梅尼科·斯卡拉蒂3位巴洛克音乐巨匠诞辰340周年,第七届上海早期音乐节即将启幕。作为上海交响乐团2025-26音乐季“来访艺术家”系列的重要组成,本届音乐节以6场演出聚焦3位大师的不朽器乐杰作,延续“历史知情演奏”理念,带领观众探寻早期音乐的“本真”魅力。

上海早期音乐节自2014年由上海交响乐团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引介国际一流早期音乐作品与演奏家。
“巴赫”在德语中意为“小溪”,作家肖复兴曾在《小溪巴赫》中以“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形容其作品的美学价值,这也恰是早期音乐的写照。不少乐迷对早期音乐的“纯净”情有独钟:“巴赫的曲子乍听起来似乎‘简单’‘反复’,但细细品来,隽永留长的神圣感和智慧潜藏在里面,一时出世,一时入世。”还有乐迷表示:“早期音乐较后来的作品更能体现出一种比较纯粹的美,天真而庄重,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正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攻读音乐理论专业博士的陈芸萱,从专业视角解读了早期音乐的吸引力:“古乐能让人在听觉中感到一个来自远处的、慢下来的人类世界。它是轻、透、自然的,从声音组织上看更简单——没有过多的堆叠,结构清晰,可听性强。”她进一步补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喜欢古乐并不仅仅只是因为音乐本身,那些音乐并不是让我们回到过去,而是让过去成为我们想象另一种生活节奏、另一种人与世界的关系方式的媒介,打开一个可以暂时安放自我的空间。”

本届音乐节的开篇与收官演出颇具巧思。开篇将由曾获慕尼黑ARD国际音乐比赛大奖的独奏家尤利安·施特克尔,上演长达3小时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马拉松”——这是德国音乐史上最早的大提琴独奏作品,以单声部乐器构造出和声与对位织体的丰富效果。收官则聚焦巴赫6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炫技程度超越其多数键盘作品,即便对当代演奏家仍是“技术试金石”,将由曾任荷兰巴赫协会首席小提琴手与音乐总监的佐藤俊介担纲。

音乐节期间的“巴赫专场”同样亮点十足:指挥家、羽管键琴演奏家阿波·海基宁将带领赫尔辛基巴洛克乐团,与巴洛克乐坛知名小提琴家莱拉·沙耶格合作,呈现《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等经典;两人还将携手演绎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的多部代表作,为三位巨匠“庆生”。
此外,文艺复兴及巴洛克时期盛行的小众乐器“竖笛”也将亮相。本次音乐会邀请到有“竖笛界的帕格尼尼”“竖笛魔术师”之称的演奏家莫里斯·施特格,《图林根汇报》评价他:“以舞蹈般的指挥风格,将独一无二的竖笛炫技融入整体音乐演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艺术呈现。”

在演艺繁荣的上海,早期音乐已积累起一批固定观众,有观众坦言:“我是来了上海之后,听了许多羽管键琴现场后入坑的。”即便在快节奏的国际化都市中,人们仍愿屏息聆听穿越数百年的“返古之声”,找寻内心的“本真”回响。这份对古乐的热爱与尊重,也将跨越国界。
原标题:《第七届上海早期音乐节启幕:相聚“古典之前”,聆听巴赫等巨匠的“本真”之声》
栏目编辑:江妍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朱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