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哈佛学霸钢琴家走进南模中学,黑白键上话“无界”


11月7日下午3时,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大礼堂的玻璃窗映着暖阳,室内却比室外更热闹——当“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冠军”沈靖韬走上舞台,阶梯教室里掌声响起,一场关于音乐与人生的深度对话就此拉开序幕。


分享会开场留给南模学子。16岁的金妍玮抱着乐谱走上台,手指轻落琴键,拉威尔《小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旋律便在礼堂里流淌。她端坐的姿态挺拔,指尖触键时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灵动,一曲终了,台下掌声未落,沈靖韬已起身走上台,接过话筒时笑着说:“刚才听到第三乐句的处理,特别惊喜。”他俯身在钢琴前坐下,右手轻按琴键示范,“这里的连音可以再贴一点,像说话时的换气,不用断开”,边说边弹出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比鲜明,又指着乐谱提醒:“情感表达不用刻意用力,就像讲故事,平缓处的细节更打动人。”金妍玮站在一旁认真点头,台下的同学也纷纷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着这堂“大师课”的细节。



“您既要读哈佛经济学,又要练钢琴,时间够吗?”当高二学生王梓涵抛出这个问题时,沈靖韬拿起话筒,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表”。“在哈佛时,我每天早上6时起床练琴2小时,再去上8时的课;中午午休留1小时练音阶,晚上课后再练3小时,周末会把时间拉长到6小时。”他笑着补充,“其实没有所谓的平衡,只有优先级——当天有经济学论文要交,就少练半小时琴,但绝不会一天不碰琴。”

聊到“钢琴神童”的称号,他的语气多了几分认真:“小时候每次比赛前都会紧张到失眠,后来发现,压力不是来自要赢,而是怕辜负自己对音乐的喜欢。”他还透露了突破瓶颈的小技巧:“卡壳时我会暂时离开钢琴,去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甚至去逛美术馆——上次练肖邦的曲子卡住,我在波士顿美术馆看了幅印象派画作,突然就懂了曲子里的光影感。”


“接下来,想给大家弹一段我在克莱本大赛获奖时的曲子。”对谈结束后,沈靖韬重新坐回钢琴前,这次他没有看乐谱,手指落下的瞬间,礼堂里瞬间安静下来——时而激昂如奔涌的河流,时而轻柔似飘落的羽毛,他身体随着旋律微微晃动,指尖在黑白键上翻飞,连手腕转动的弧度都透着韵律感。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沉默了两秒,随后爆发出比之前更热烈的掌声。沈靖韬起身鞠躬时,趁机递出“邀请函”:“8日晚上7时半,我在上海音乐厅有独奏会,会弹今天这段的完整版本,欢迎大家来听。”


活动尾声,工作人员将艺术节定制的“胖胖鸟”纪念礼物送到他手中——浅蓝色的小鸟玩偶抱着迷你钢琴,憨态可掬。沈靖韬接过玩偶时笑着说:“这个礼物很可爱,会好好收藏。”这场活动也给中学生很大启发。高一学生李雨桐看完分享会感慨:“原来鱼与熊掌可以兼得,既可以是学霸,也能是钢琴家。”南模中学的音乐老师陈颖也表示:“沈老师不仅分享了技巧,更让孩子们看到热爱的力量——只要愿意坚持,无界人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据悉,这场分享会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进校园”的重点活动,也是今年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的收官之作。截至目前,艺术节已推出80余场艺术教育活动,从“学生观剧团”到“青少年展演”,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

原标题:《艺术节|哈佛学霸钢琴家走进南模中学,黑白键上话“无界”》

栏目编辑:江妍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朱渊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