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亦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一节气,标志着万物从“生长”转向“收藏”。
霜染寒枝,是时光勾勒的留白;万物藏安,是自然深谙的哲思。冬日从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场温柔的蛰伏。告别秋的余温,迎接冬的序章。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奚赛联《冬日暖阳》
立冬三候
一候 | 水始冰
往日欢腾的水波渐收锋芒,凝出一层蝉翼般的冰面。这层冰脆弱却清晰,像给水面覆上了一层半透明的纱,是冬日降临最直观的信号,标志着水的形态从流动走向静谧的转变。
二候 | 地始冻
随着寒意向地下渗透,原本松软湿润的土地,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弹性。表层土壤开始变得坚硬,少了秋时的松软触感,多了几分坚实的反馈。这是大地为抵御寒冬做的准备,将水分锁住,为来年春日的复苏积蓄力量。
三候 | 雉入大水为蜃
“雉”指野鸡,“蜃”是传说中生活在海中的大蛤蜊。古人观察到立冬后野鸡少见,而海边蛤蜊增多,便认为野鸡潜入水中变成了蛤蜊,让寒寂的迁徙,化作一场藏于山海间的诗意变身。
民俗传统
补冬食俗:人们通过食用温热、滋补的食物,为身体储存能量以抵御寒冬。北方吃饺子,“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里藏着对团圆的期盼,南方则偏爱慢火细炖的暖汤,更有江南人家蒸年糕、制糍粑,咬一口满是“年年高”的吉兆。
扫疥纳祥:立冬后天气干燥,人们总会细细清扫屋舍庭院,扫去秋日的落叶、屋里的灰尘,也扫去一年的琐碎烦忧。这不仅是清洁的仪式,更藏着“扫尽污秽,纳福迎祥”的期许,让寒冬也有了清爽的底色。
祭祖祈福:在一些地方,立冬还有祭祖的习俗。家里会准备好刚做好的饺子、年糕,还有秋收的瓜果,摆到祖先牌位前祭拜。长辈会跟晚辈讲家族的故事,感谢祖先保佑一年丰收,也祈求冬天全家平安。这仪式是对过往的感恩,也是对未来的祈福,让立冬多了几分厚重的人文暖意。


立冬至,万物藏,
愿你把忙碌收藏,让疲惫退场,
愿你三餐有热食,四季有安康,
冬日漫漫,喜乐常伴。

文编|浅草
美编|甄诸
视频|金捷
上观号作者:上海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