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祀大典现场。 章程雅摄

游客在体验制作手工皂。

仙都景区景色秀丽。 本文配图除标注外,均由缙云县委宣传部提供
重阳佳节,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仙都景区,秋高气爽,景色秀丽。步入其中,一侧是潺潺的溪流,一侧是绵延的山群。远处的鼎湖峰,巍然矗立。
乙巳(2025)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便在这里的黄帝祠宇举行。400余名参祭人士齐聚鼎湖峰下,共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作为我国南方黄帝祭祀中心,缙云近年来用好资源优势,弘扬黄帝文化,持续促进人文交流。
共祭人文始祖
郁郁葱葱的仙都景区内,始建于东晋时期的黄帝祠宇,飞檐翘角,背山面水,气势恢宏。缙云祭祀黄帝的传统,也始于东晋,兴于唐宋,绵延至今。
“黄帝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纽带,黄帝祭典为广大侨胞搭建起连接故土、致敬文化的桥梁。”中国巴拉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侨胞蒋菊英在现场表示,要发挥侨胞优势,推动黄帝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我翻族谱的时候,看到第一页写着‘黄帝’二字。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实地参加黄帝祭典,就是一次文化寻根。”来自台湾的青年黄汶绫说,这次祭祀大典让她近距离感受了黄帝文化,加深了对中华文明的理解。
缙云县于公元696年建县,当地的黄帝祭祀在东晋时期就有文献记载。1998年,缙云县重建黄帝祠宇,恢复黄帝祭祀活动。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和传播黄帝文化,已累计组织6000多名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现场参加黄帝祭典等寻根问祖活动。
“这都是我们的历史,都是我们的根。台湾青年来到仙都参加黄帝祭祀活动,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促进民族团结。”现场参加祭典后,复旦大学博士生、台湾青年蔡孟轩说。
从人文交流到扎根沃土
“这座山峰叫鼎湖峰,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从这看过去,像不像一张人像侧脸俯瞰着缙云山水?”每当有游客前来参观仙都景区,黄帝文化推广志愿者、仙都小学教师樊守南都会给他们详细讲解。
“今年夏天,缙云旅台同乡会组织台湾青年交流团跨越海峡走进缙云,当时就有台湾青年说,这是一尊天然的黄帝雕塑。”樊守南说。
揉面、擀皮、包馅……参观仙都景区后,来自台湾的青年朋友们来到缙云烧饼总店,系上围裙,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制作当地的代表性传统小吃——缙云烧饼。
当饼坯在高温下慢慢鼓起变色,梅干菜与鲜肉的香气扑面而来。“外皮脆、内馅香,面团的温度、炭火的热度,都成了连接两岸味蕾的纽带。”台湾青年丁先生捧着自己做的烧饼,竖起大拇指。
黄帝文化跨越海峡两岸,走向世界。近年来,当地累计吸引全球80多个国家千余名留学生及国际友人,走进缙云感受黄帝文化。缙云仙都景区先后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等称号。
从人文交流,到扎根乡土,来到缙云寻根问祖的同时,台湾同胞也在这里找到了发展事业的广阔天地。
十里黄茶,满目生金。缙云县溶江乡岩门村,广泛种植的茶树,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除了采茶、制茶,他们与台湾同胞还利用炒茶后的废弃茶末,延伸出手工皂产业,并通过开展互动体验、文创定制和研学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加收入。
据介绍,仅2024年,岩门村就吸引了近300位台胞前来参访交流,在手工皂产业之外,他们还开民宿,发展有机农业。
“黄帝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的桥梁,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根魂。”台商周嵩参加了今年的黄帝祭典,他说:“两岸同根同源,我非常自豪,非常有底气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跟大家讲,我是中国人,来自台湾,我是炎黄子孙。”
推动文化传播
“仙”字logo的灯箱点亮城市街道,赤红与橙红交融碰撞的“缙云色”扮靓大街小巷,缙云烧饼的店面美味飘香……行走在缙云街头,黄帝文化元素触手可及。
龙首高昂,龙尾摆动,龙须飞扬,一件出土于缙云祭祀遗址、形制独特的鎏金铜龙文物,被认为是古代祭祀黄帝仪式中“投龙简”的重要礼器,也证明了仙都曾是古代官方祭祀轩辕黄帝的场所。
如今,一个个印有缙云“鎏金铜龙”标识的快递盒,成为“移动的黄帝文化名片”。据当地统计,每年有7000万件印有黄帝文化元素的快递包裹,抵达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
在缙云仙都景区,黄帝祠宇、轩辕文化商业街区、非遗工坊、主题民宿、养生膳馆等错落分布。在文创店内,来自澳大利亚的华裔青年王先生正在选购商品。他说,以前只是在长辈口中听说黄帝,这次来到黄帝祠宇,才真正明白黄帝文化的深厚内涵。
极具“反差萌”的文创摆件、“缙云色”扎染的包包和丝巾、文创雪糕……目前,缙云县开发的黄帝文化系列衍生文创产品已达100多类、270余款。
文化传承的种子,正在不断开枝散叶。
“食五谷、艺桑蚕……”景区附近的仙都小学,孩子们正齐声朗读《黄帝文化三字经》。这里不仅开设《走进仙都》《仙都轩辕黄帝文化》等校本课程,还组织黄帝文化研学游,将黄帝文化融入日常教学。
建立研究智库、成立文化书院……在缙云,对黄帝文化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黄帝文化遍布大江南北,广播海外,炎黄子孙走到哪里,黄帝文化就传到哪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巨大的塑造作用。”祭典现场,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李学功说。
每到周末,鼎湖峰下,烟雨石桥上,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海外华人游客,景区周边300余家农家乐和民宿也供不应求。
“我们持续挖掘黄帝文化内涵,擦亮省域文化标识,焕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人知黄帝文化、人人懂黄帝文化、人人讲黄帝文化’的氛围愈发浓厚。”缙云县有关负责人说。
小城山水间,古老的黄帝文化正在生根发芽,走向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