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
我们迎来立冬节气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北京游戏动漫产业协会
此时节
天转寒凉,秋意却未散尽
橙黄橘绿,霜叶缤纷
各种色彩“碰撞”交织
晕染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是一种纯粹而浪漫的欢喜

立冬三候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延庆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一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面开始结冰,这是秋冬交替的标志。冰寒于水,所以是伏阴的结合,冬寒水结。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延庆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二候地始冻
立冬后五日,土地开始积聚寒气,开始冻结,但还没有冷到冻裂的程度。要到飘雪时节,才逐渐进入冰封状态。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大兴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再五日,野鸡进入大水变成大蛤。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这一现象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

立冬习俗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北京游戏动漫产业协会
立冬补冬正当时
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摄影:武辉
立冬吃饺子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摄影:姚咏梅
立冬要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立冬养生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摄影:王越
避风寒 护阳气
立冬时节,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人体阳气容易受到损伤。因此,大家要注意保护阳气。
要注意保暖,适时添减衣服,做到“早卧晚起”。早睡可以养护阳气,晚起则可以收固阴精。老年人最好等到太阳升起、阳气升发时再起床。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摄影:王越
适劳逸 畅情志
立冬以后,天气越来越冷,但也不要终日蛰居室内。天气晴朗时,老年人可以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冬天锻炼以静态运动为主,蕴养阳气,使阳气潜藏。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慢跑、散步、登山等活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出汗过多导致阳气外泄。
又是一年寒岁至
更深月落满河星
在风雪里默默积蓄能量
休养生息酝酿新的梦想
迎寒而立,相拥冬阳
围炉煮茶、静享闲暇
愿这个冬天
有最美好的相逢
来源:首都之窗综合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