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岛美术馆落地东阳“满月”之际,画家吐露心声 把最好的作品留给故乡

来源:歌画东阳客户端

去美术馆吧,提升自己的好奇心。

此刻,就有一座美术馆站在你面前。阔大的草坪上,耸立起数面雪白的墙壁,仿佛规格不一的画板,高低错落。墙体最高处的“雪岛美术馆”黑色行书,字体小小的,仿佛是画布上最后的落款,不事张扬却掷地有声。隔着溪流,一排排粉墙黛瓦马头墙的仿古建筑俨然背景板,衬托得这座现代展馆愈发简洁而纯净。


这一幕,确实成功地唤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迫切地想要阅读馆内的艺术品并与其对话。自9月30日开馆以来,美术馆的访客几乎每天都络绎不绝,美术馆馆长——东阳籍当代著名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雪岛在一场场讲解中累得声嘶力竭,却被观众的热情深深感染着。

14年的执念落地为最美作品



馆内展品

从远处看,雪岛美术馆就像绿色湖面上的一座白色小岛,暗合了“雪岛”的艺名。

其实,生于1969年的他本名何时俊,老家在横店镇米塘社区琴堂小区。至今,他从东阳木雕技校“出走”前往广州美术学院学习的经历,还被同学们津津乐道。始料未及的是,这次“出走”促成了他的艺术转型。作为东阳木雕技校的创始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也“收藏”着这段逸闻,并由衷欣喜于他的艺术突围:“从少年学习东阳木雕到享誉中外的画家,雪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道路。木雕技艺要精进,离不开绘画功底的支撑;而艺术要突围,更需要跨越门类的滋养。对于东阳工艺美术行业,雪岛美术馆赋予了新的意义。”

对于雪岛而言,美术馆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一段“补白”。“东阳是著名的教育之乡、工艺美术之乡、建筑之乡,却没有一座由本土画家命名的民营美术馆。”多次游历欧美各国的他发现,许多画家都把自己的美术馆建在故乡,因此也滋生了在故乡建造美术馆的念头。2011年,雪岛回到东阳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大道望乡”,市领导邀请他在东阳建造美术馆,但因为在福建泉州的工作繁忙,加上资金与土地受限,此事被搁浅。2021年,雪岛再次在东阳举办画展“故里逢春”,建造美术馆一事再次被提上议程,从市领导到相关部门负责人都热情陪同他踏勘地块,最终将馆址选定在木雕小镇石马溪西畔。

第一次回故乡办展时,看着妻子陈蔚忙前忙后对接相关事务,雪岛决意给她绘制一幅肖像。也许是东阳画展成功带来的效应,那几年雪岛画约不断,以至于他刚刚绘出草图就只能搁笔。直到这次美术馆建成,在布展时雪岛深感对妻子亏欠太多,于是一鼓作气将画作完成,张挂在一楼展厅。“这座美术馆也是献给她的礼物。”雪岛深情地说,美术馆的建造、装修、展陈都是妻子一手操持,三年多的亲力亲为也让她青春不再。“我所做的就是画了幅设计草图,从蓝图到实景,妻子是实质上的‘魔法师’。”他从中国画传统的线条与块面引出设计意象,用黑色的墙顶与窗沿勾勒出白色块面,在5亩土地上搭建出了9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兼顾展览、会议、教学、创作等功能。其间,他特意邀请了室内设计师张毅作为顾问,从窗户的开设、天井的安排、空调的安装、地砖的选择、玻璃的购买直到展览动线的设计,每个细节力求完美。“窗户的开设和天井的安排直接影响光影效果,我们希望观众在明亮而柔和的空间内,获得最佳的欣赏效果。”陈蔚说,在操刀设计过多座美术馆的张毅介绍下,他们走访了国内多座美术馆,最后对标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美术馆,选定了专用地砖与玻璃,让观众可以安全、清晰地观展。

“太震撼了!没想到这么完美!”雪岛的恩师、广州美院教授方楚雄的话语不胜欣慰又满是羡慕。在他所任教的学生里,目前拥有个人美术馆的仅雪岛一人。最让他欣慰的是,“以艺术家之名命名美术馆,这不仅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社会对艺术家的认可。”

以追求完美的心态建造美术馆,雪岛说这是因为他把美术馆当成了一件综合材料艺术品,“我要把最好的作品献给故乡”!

40年的传承与创新融于一馆

128幅雪岛原创中国画、若干件瓷上绘画,200多幅明清至近现代名家名作,还有众多日本画、欧洲铜版画、印度细密画,让雪岛美术馆繁花似锦,令参观者满目华彩。

为了丰富美术馆展陈内容,从2022年开始,雪岛大多数时间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复刻、创作了39幅八尺大画以及数十张小幅画作。“许多画作都已经被人购走,必须重新绘制。即使这样还是因为时间紧张,不得不向部分买家借用画作暂时展出。”走进展厅,最先抵达的是人物肖像,当老人脸上的褶皱、姑娘两靥的红晕,像显微镜下的纳米世界一样清晰呈现时,你会感叹于画家对人物神态与面部肌理的精准捕捉,更感叹于扑面而来的诗意。


《天山大叔》

“丹青久衰工不蓺,人物尤难到今世”,不同于传统泼墨简笔写意人物画,工笔重彩的肖像画有着比人物画更为现实而具体的要求,不仅人物必须真实客观存在,而且必须通过细致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刻画,达成深刻的美感。为了实现人物画的突破,雪岛大胆锁定了肖像画为创新方向,数次前往新疆采风,在大巴扎上写生,用传统线描与着色技法捕捉维吾尔族人物的瞬间神情。高鼻深目的脸部构造与风情浓郁的民族服饰,在他的画笔下有了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最打动我的是他们眼眸里的纯净,即使是饱经沧桑的老人,当他们笑起来时,眼底的善良、淳朴、单纯一览无遗,仿佛从未被人世风尘侵染。”当那幅《天山大叔》被购走时,雪岛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和生活的赋能。新疆温差大,生活在天山脚下的人们早晚穿袄午穿纱。当阳光照临热闹的巴扎时,老人冲着陌生的画家咧嘴而笑,胡须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霜华闪耀。这一幕深深打动了他。在完成勾线、着色、罩色后,他创新了提色方法,把细密弯曲的胡须处理得一丝不苟,仿佛每一根都随着老人的笑意在颤动。这幅工笔画版《父亲》旋即被人购走,不仅确立了雪岛人物画的鲜明标识,也让他认识到,“画家只有走出画室,走入广袤天地,与人民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动人的作品”。

凭借对闽南渔家风情的细致观察,雪岛于近年完成了对蟳埔女、惠安女、湄州女“福建三大渔女”的形象描绘,用灵动的笔墨勾画出日常生活的诗性内涵,尤其是蟳埔女的题材创作,与之后兴起的“簪花围”文旅热潮互为呼应。他还为普京、密特朗、伊丽莎白二世等多国政要绘制肖像,将中国画艺术成功植入油画占主流的欧美肖像画界。

“线条是我在创作中最重要的利器。”回望这一路的艺术突围,东阳木雕技校被雪岛视为艺术的原乡。在那里他掌握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十八线描法”,经过多年历练,线条功夫如今已是出神入化。他于2006年创作的《寒林》就是当代线条艺术的极致表现,细密的树枝繁而不乱,层次丰富却清晰可辨,将中国画的静谧幽深、空蒙无边表现得入木三分,细致工笔描绘出的写意氛围,令人拍案而赞“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次年,《寒林》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从100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而早在2003年,他以泉州千年榕树为题材创作的《生生不息》,入选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紫色梦幻》

《寒林》折射出雪岛在绘画中诗性表达的优秀能力。这种表达方式的彰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依凭传统笔力、立足现代审美所形成的“兼工带写”艺术风格。在他笔下,寻常花鸟因为深厚线条功力的加持,变得优雅、坚韧、灵动,具有古典美感,又显自然真实。“最能体现线条功力的植物,我认为不外乎枯枝与狗尾草。”对于几乎不入流的狗尾草,他却给予了极大关注,“狗尾草的茎极细,看似柔弱不堪,却风吹不倒,极为坚韧,正是疾风知劲草、柔弱胜刚强的中国人文精神写照。”也是从狗尾草的身躯里,他提炼出了流畅而富于张力的线条造型,狗尾草也因此屡屡入画。曾参加2021年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的《紫色梦幻》,主体就是占据了画面约一半高度的狗尾草,深紫浅紫,浓淡不一,构成了一片梦幻般的三角形区域,一只北红尾鸲正掠过草丛上方。凭着这一抹楚楚动人的紫色狗尾草以及灰色的宣纸,此画作从4000多幅作品中脱颖而出,再次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千峰嵯峨碧玉簪》

一般画家多擅一二画科,或花鸟或人物或山水,鲜有兼擅诸科者。在拥有花鸟、人物绘画造诣后,雪岛大胆地闯入了山水画领域。2024年,他前往江西武功山写生。当他登临山顶,云海突然汹涌而至,原先连绵起伏的群峰,瞬间“一片汪洋都不见”,而他的创作欲望也风起云涌。经过长达近一年时间的创作,赶在开馆前夕,雪岛完成了山水画处女作《千峰嵯峨碧玉簪》。这幅长达4.92米、宽1.92米的大型作品,无论是画面构成还是风格气质,都迥异于传统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有南宗与北宗两大流派,但这幅画不属于任何流派,包括山体的皴法都不属传统范畴。”画作依然兼工带写,前景的树枝、山体用工笔画法,远峰、云海则是淡写意。“这右侧的山巍然不动,左边的树枝却被山风吹拂得往后反转,足见风力之大、树枝之韧。”对于这样的一幕,许多画家会选择大写意笔法,雪岛却坚持用纤细精微的工笔,对寻常自然现象作了诗意而灵性的写实,既以中国传统绘画的古典精神为依托,又强化现代形式感、色彩表现力,强调造型与结构处理的审美特点与艺术追求,让画面呈现淡逸含蓄的格调,清幽深邃的意境。也是基于这种对艺术的守真态度,他还创新“泼彩”艺术表现山野、高原,赋予山水画清、纯、静、净的气质,确立了其山水画作诗性审美的品格。

“雪岛的美术创作继承了岭南开放创新的精神,既源于中国画的传统,又源于对生活的感受,才有了他丰富的艺术表现。”方楚雄以“繁花似锦,万物有彩”形容雪岛的画风,并感喟于他对生活深入细致的体察,对创新兼收并蓄的态度——这种创新的理念,还体现为雪岛大胆突破绘画介质的尝试。早年从广州美院毕业后,他先是在闽南从事漆画,把谋生之技变成逞艺之才,漆画《金塘丽影》将大漆凝重幽玄的特质,与枯荷的古典人文意境、水面实物与倒影的现代造型水乳交融,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二十多年前,他用画笔与油彩把普通的鹅卵石变成艺术品。在此基础上,十多年前他又以德化白瓷作为介质,每年都创作一批瓷画,以此磨炼对造型与结构的处理能力。这些瓷画依据器型选定题材,以大写意为主,色彩浓郁,笔触奔放,在笔墨与画面结构的大开大合中,生命的张力呼之欲出。雪岛为这些瓷画精品专门在美术馆二楼开辟了常设展厅,让观众能从中强烈感受到审美触动。

30年的收藏积淀成建馆底气

“打造美术馆很难,运营更难,尤其是民营美术馆。”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杭州画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缪宏波是雪岛的挚友。当年在他的策划组织下,杭州画院举办了雪岛画展,好评如潮,雪岛因此也成为杭州画院现有两位艺术顾问之一。他坦言,近年来民营美术馆大多处境维艰,雪岛却大胆建设美术馆,践行“艺术赋美”的时代使命,令他深为感动。

馆藏资源与展览特色,往往决定着美术馆的“成败生死”。对此雪岛并不讳言“压力山大”,但也充满信心:“美术馆不仅仅收藏自己的作品,还收藏国内外名家作品,同时会不定期邀请画界同好举办临展,努力做到常展常新。”

经过长达30年的收藏,雪岛已经收集到齐白石的秋菊图和虾图、潘天寿的鹰石图、黄宾虹的山水画,以及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这些画作成为馆中高人气展品。明代蓝瑛位列“浙派三大家”,其画作《松下听瀑》历经数百年风雨,如今栖息于雪岛美术馆。“清末海派四杰”之一的任伯年出身书画世家,其族兄任预、叔叔任薰都善作画,雪岛将“三任”作品集于一馆,成为一大亮点。此外,弘一法师、林风眠、吴冠中、沙曼翁、季羡林、程十发、吴山明等近现代书画史上的名家,都有书画作品在雪岛美术馆展出。这些珍贵的展品,一部分得益于家族的流传——他的伯父和父亲都醉心于收藏,尤其是伯父早年与于右任等书画名流交往甚密,收藏了大量名家书画,雪岛因此近水楼台先得月;另一部分则得益于他多年浸淫绘事炼成的艺术鉴别力,从各地的古玩市场淘得。

凭借开阔的国际视野,雪岛还将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的绘画、丝网印刷画、版画精品收入馆中。如日本著名画家镝木清方的《樱花孔雀图》用矿物颜料绘就,几十年过去仍华彩熠熠,生动诠释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艺术相通相成之道。这些国外美术作品,绝大部分是他和女儿何瑶一起去国外淘来。毕业于温州大学的何瑶同样从事美术事业,馆中辟有其作品展区。在承袭父亲绘画古典精神和诗性表达的同时,她以强烈的现代意识,张扬特立独行的个性。

犹如多声部的协奏曲,在雪岛的意识中,雪岛美术馆从蓝图启绘那一刻开始,就不是一个人的美术馆,而是大众的美术馆。“雪岛美术馆虽然是民营场馆,但它更是一处公共文化空间,其核心价值是艺术启蒙、社会美育、知识生产、思想对话、文化积淀。只有面向公众,提供美育服务,才能获得恒久的生命力。”作为木雕小镇首个公共文化空间,雪岛美术馆已被许多人称为“文化地标”。雪岛对此却是喜忧参半,因为在他看来,文化“地标”往往有沦为消费主义景观的风险。“我们不能因为美术馆‘景观化’而将艺术体验异化成视觉奇观。”他希望观众能走出“打卡式观展”的误区,迈向“专业性观展”,“我们不希望观众在作品前摆几个pose拍几张照片就走,而是真正关注展览的内容、理念与立意,通过重构观众与艺术的交往关系,让思想流通,让知识积淀,让美好发生。”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