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今何在、猫腻、愤怒的香蕉、冰临神下、爱潜水的乌贼、狐尾的笔、杀虫队队员之后,#网络文学“破壁者”访谈第八位受访者是唐家三少。
在这篇深度访谈中,唐家三少分享了自己如何起步以及成就多个“第一”的历程。从新人阶段就坚持每日更新的他,为后来整个网文界悄然划下了一条标准:日更6千字。而“斗罗大陆”不仅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也饱含了他人生重要的转折变化,除了这部作品,还有什么作品是他看重在意的?
唐家三少(网络文学作家)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吉云飞(中山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何岩(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天瑞说符(网络文学作家)
“既然无书可看,那就写一本玩玩吧”

吉云飞:2024年4月23日,你宣布在《神印王座Ⅱ皓月当空》完结后将“停更”,写完是5月10日,到现在一年多了。你自2004年开始创作《光之子》,到“停更”正好20年。6000多天来,你一共写了5000多万字,近20部大长篇,还有很多外传、中短篇故事。可以说,你几乎完整地经历了中国网络文学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不但一直是第一线的见证者,也始终是开拓者,尤其在网络文学IP开发的产业化道路上:《知音漫客》首次连载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漫画就是《斗罗大陆》,《斗罗大陆》也是首部破百亿播放量的国产动漫,更是最早游戏化的改编等等。你是从小就有写小说的念头了吗?
唐家三少:没有,我第一次尝试就是《光之子》。最开始为什么写作呢?因为网上的书都断更得太厉害了,都是月更、周更,你看什么?根本没得看。既然无书可看,那就写一本玩玩吧,也没有认真当回事。刚好我们搬家之后,我父亲给我买了一台新电脑,我在家闲着没事干,那就写着玩呗。

邵燕君:虽然只是写着玩玩,但能一直坚持下来,这就是你的独到之处了。
唐家三少:写着写着就写到网站第一了嘛,就会有很多读者支持你。我以前老说读者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真是这样的。刚开始写作的人其实是很彷徨的,自己都认为写得很差,但很多读者还是会鼓励你、称赞你,真情实感地认为你写得很不错。只要读者一支持你,你就感觉写作有动力,才能一路坚持下来。
邵燕君:这就是来自读者的正向反馈。不过,网络文学能够成长起那么多从来没有写过书的作者,也和大量没书可看的读者的极大热情正相关。
吉云飞:你写了多久写到第一?
唐家三少:我2004年开始写书时,最初想去的是幻剑书盟,我给编辑发了消息,但他没回复我,于是我就去了读写网。我去了之后,他才回复我,但那时我已经在读写网连载了三个月的《光之子》了,一直保持着第一。我记得当时还有另一本书叫《见习魔法师见闻》,我非常喜欢,写得特好,当时读写网基本就是我们两个排在前二。读写网想尝试做付费模式,就用了我的《光之子》试。我记得第一个月好像分了几百元,第二个月就分了1000多元。读写网就说不如我们签一个买断合同,固定给你千字18元。相对起点中文网来说,读写网的阅读费用也是更高的。
“很多个‘第一’,‘不断更’最重要”

邵燕君:你有很多个“第一”头衔:网络文学不断更的第一人、第一届的“网文之王”、第一批入选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的网络作家、多次登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中国网络文学作家村第一任村长等。同时,也是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入选主席团委员的网络文学作家、第一批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网络文学作家,等等。所以很多读者、作者、评论家都称你为网络文学的“一哥”,我想绝不是戏称,而是有缘由的。
我很好奇,这么多“第一”里面,哪一个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唐家三少:“不断更”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一种坚持。最早我并没有想过一定要不断更。只是因为我一直有存稿,也就一直没断过。随着时间推移,就成了我的习惯,也成了读者的习惯。所以我认为坚持这么多年不断更,对我而言是最困难的事情。别的我不能说是第一,但是不断更这件事,除了我之外应该很难有人能做到,至少在这个行业里面一天都没断,持续这么多年,没有人能够做到。
最早的网络文学其实并没有不断更的规定,那会也没有人每天更新,每周一次都算好的。很多作者恨不得一个月更新一次,这在2002-2005年都是正常现象。我应该是最早开始每天更新的作者。因为我手速比较快嘛,每天更新后,会发现这能带给你很多好处。我经常说,想让读者喜欢你,首先要让他们看到你。说得直白一点,作为作者,你需要在读者那混个脸熟。我最早在读写网,那时就开始每天更新。当时很多作者的书都比我写得好,但他们没有我成绩好。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不断更。因此就成绩而言,不断更很重要,具有特别的意义。后来很多人看我通过不断更获得这么好的成绩,就开始每天更新。

▲ 央视节目《朗读者》
邵燕君:回顾整个网文史,龙空的创始人之一weid是一位重要的见证者,我请他去北大中文系上过课,他有一个说法非常好,他说你更新的速度、频率在顶流作者之中画下了一条线。
唐家三少:用现在的话说,其实是我帮大家“卷”起来了。
邵燕君: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条线大概是每天6000字。
唐家三少:对,我认为一个作品如果想火,至少每天要更新6000字以上,这是最基础的。即使是好作者,每天只更新两三千字的话也没用。对于网络文学作家而言,每天更新6000字是最基础的要求。
邵燕君:考虑到作者的身体、精力,读者对于一天要读多少字的预期以及网站的收益,综合这些东西,和现在大概一天6000字的更新速度匹配吗?
唐家三少:首先,作者没办法根据读者对于字数的预期来写,因为读者看的速度一定快于你写的速度。读者一天最多能看20万字,但你能写20万字吗?我最巅峰的时候,一天写4万字就差不多到头了。
邵燕君:这已经非常了得,当时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一天要写4万字呢?
唐家三少:有一本书将结尾,最后一天就想一鼓作气,赶紧写完得了。还有一次写4万字是因为我的电脑出现问题,黑屏了,我就赶忙去修电脑,修完以后发现那几天写的内容全没了,大概两三万字吧。对于我这种强迫症而言非常难受,我就一口气写了4万字,不仅要把丢掉的字数补回来,还要把今天的也写了,这口气才能顺了。
邵燕君:3000字一章,每天更新两章,为什么最后大部分作家都愿意以这样的字数和频率来更新呢?和小说情节节奏有关系吗?现在似乎又变成2000字一章了,“双更,每更两千”是基本标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唐家三少: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习惯吧,因为我早年是9000字一章,然后把一章分成三份,分成上、中、下什么的。然后到后来,我也写过4000字一章,但是到后面基本上都是3000字一章。因为感觉一天更新6000字是一个比较舒服的节奏。之所以分成3000字一章呢,就是因为可以早上更新一章,晚上更新一章,这样对读者的阅读黏性比较强。所以我们一般都会选择不把单章字数弄得特别多。我觉得2000字有点儿太少了,就是一章可阅读的内容有点儿少。所以我觉得3000字一章是比较舒服。
“我是网文作家中创作最规律的”

邵燕君:你认为作者在更新上,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创作时间、精力,还是考虑读者的接受呢?
唐家三少:我认为并不冲突。如果想要长年写作,就必须稳定输出。如果你今天状态特好,写了3万字,然后累了,一周都写不出来了,这种情况就几乎不可能持续。在创作方面,我应该是所有网络文学作家中最规律的,我不能说是最自律的,但我一定是最规律的。我花了大约四五年的时间来寻找我的规律,之后十几年都是按照这个规律来写作。我的写作时间是每天上午,绝大部分作者是下午或晚上。我每天早上9点之前起床,9点吃早饭,9:20左右坐到电脑前,9:30开始写作,每隔半个小时休息10分钟,如此循环4轮,正好到12点吃午饭。
邵燕君:这几个小时简直就像考试一样。
唐家三少:像上4节课一样。对我来说,写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必须把最好的精力放在这上面。我觉得每个人每天最好的精力还是在上午。吃完早饭之后,沏上一杯茶坐在那里,这是精神最容易专注的时候。虽然我一共只写两小时,但我非常专注,甚至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别人一天都做不完的事情。随着年龄增长,我可能都写不了4轮,可能只能写2轮了。对我而言,2轮1个小时也基本够用,超过2轮的时间都是存稿了。我每半个小时平均至少写3000字,一个小时大概6000字,4轮就是12000字,这是平均数,有时还稍微多一些。
天瑞说符:这一点恰好是很多网文作者做不到的,我们的生活远没那么规律。
唐家三少:所以我认为我是最规律的。保持好规律后,每天到某个时间就有生物钟,身体本能会要求你做那件事,到那个时间如果手摸不着键盘整个人都会很难受。养成习惯后,写作就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和身体。2009年以前,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我每天就坐在电脑前,连写作带玩,一天得耗费十四五个小时。我个子比较高,脖子比一般人更长,所以我的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胸椎问题全是那四五年落下的病根。
邵燕君:所以恰好是开始写作的那段时间,对身体损伤最大。
唐家三少:对,因为那会经常熬夜,生活完全没有规律,所以对身体的伤害最大。从2009年,大概是我女儿出生前后,我才进入到规律的状态。
邵燕君:这就是典型的职业作家。如果一个作家敢说自己是职业作家,那么他一定会有稳定的写作目标。
唐家三少:所以我在其他地方讲课的时候,会说如果想成为一个职业作家,那么首先必须足够自律,否则再有天赋也不行。尤其是网络文学早期和中期,我见过太多有天赋的作家最后荒废了,就是因为情绪不稳定、创作不规律。
邵燕君:太励志了!
唐家三少:我为什么能写20年?肯定是有原因的。我见过太多作家,巅峰期就辉煌那么一两年,然后这个人就消失了。
吉云飞:这反而才是网络文学作家的常态。

▲ 《斗罗大陆》中的角色也是唐家三少好友静官、戴小楼、跳舞、天使奥斯卡几位网文作家的原型
唐家三少:这是常态。以网文作家静官为例,当年一本《兽血沸腾》就到了巅峰,但是后来再也没有起来过。静官非常有天赋,如果他能一直写下去的话,后面很多比他晚出道的作家可能都无法超越他的地位。
邵燕君:我听很多作者都说过,静官属于作家中的作家。
唐家三少:有天赋的作家非常多,静官算一个,戴小楼(代表作《大宋时代周刊》)也算一个。戴小楼是一个非常有特色、有天赋且有才能的作者,他的风格别人写不了,但是后面逐渐写得少了,就再也没有新的作品出来了。我们是特别好的朋友,当时他们两个,加上我、跳舞、天使奥斯卡,他们后来都成了《斗罗大陆》里面的人物原型。天使奥斯卡还在写作,虽然他也有惰性,但是至少他这么多年还一直在创作,还有不错的成绩。所以在其他方面我不敢称第一,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做到像我一样,连续20年不断更的。
“遇到瓶颈时,我从来不会停下来”

吉云飞:我们来聊聊创作吧。很多作家都说在写作过程中会有很纠结、难受的时候,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唐家三少:我写作从来不纠结和难受。我讲课时有学生会问我,如果写作遇到瓶颈该怎么办?我就说,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我也一样。但是遇到瓶颈你不能等,不能钻牛角尖去琢磨,就接着往下写,一直写一直写。只有不断地写,你的思维才能不断在故事里头转,才可能有突破。突破之后呢,你可以再回头把之前写得过于平淡的那一段,缩减或删除,这样就很容易跨过瓶颈期。所以遇到瓶颈时,我从来不会停下来,我永远是当时就冲过去。
天瑞说符:说实话,我现在正处于一个瓶颈期。有时我写了一句话出来,但想了想又觉得没有达到要求,就删了重写。所以经常卡文卡很长时间,就只能变成周更、月更。
唐家三少:那你不就又回到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方法了吗?像我刚才说的,你得一直写,写着写着才能发现问题出在哪。
天瑞说符:这可能更多是心态问题。
唐家三少:我觉得写到一定水平后,你其实不会写得更差,纠不纠结可能还是和个人性格有关。
天瑞说符:前两天我还在和爱潜水的乌贼讨论这个问题,我说你有没有尝试过把文本质量再提高一些呢?你觉得这个问题重要吗?他说挺重要的,但是连载期间确实没有时间管这个。
吉云飞:你是会有很多存稿的,那发之前会改吗?
唐家三少:我从来不改,这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也是大家不要学习的习惯。我是发自内心地反感改稿,我宁愿重写也不愿意改。如果我愿意改稿的话,创作质量可能会更好。很多人都说反复改稿更容易提升作品品质,我也认同,但我就是不愿意改变我的创作习惯,不喜欢改稿。
吉云飞:如果不修改,你心里不会觉得那里似乎有一种更好的表达和呈现方式吗?
唐家三少:我没有那个时间。我需要一直往后写,我没有停下来的时间。
邵燕君: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自己已经提高了,可以将接下来的故事写得更好?
唐家三少:你说的这一点,可能比较贴近我的实际想法。就像我最早和一些合作方接洽的时候,包括出版和漫画等等,被出版商欺骗,跑路了不给你钱,该怎么办?与其和他们纠缠,还影响心情,不如我再写一本书。下次长记性就行了。那会儿就觉得,年轻嘛,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试错的空间和再来一次的机会。这和我们现在的年龄就不一样了,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就不敢失败了。
2009—2015年是状态最佳的时期

吉云飞:在你20年的创作生涯中,有没有一段时间可以称得上“巅峰时期”?
唐家三少:2009—2015年是我状态最佳的时期。我的状态本来一直都挺好的,后来妻子的病情对我影响非常大。我妻子在2015年11月开始生病,我陪她治病治了三年,直到她2018年去世,这三年对我的人生影响太大了。
邵燕君:经历过这样的现实剧变之后,几乎很难再保持少年心性吧。
唐家三少:确实很难,我们都是初恋。她16岁就和我在一起,一直到她去世,我们在一起快20年了。
吉云飞:为什么是从2009年开始迈入状态最佳的时期?这个时间节点发生了什么?
唐家三少:我从2008年底开始写《斗罗大陆》,从时间上来说,2009年以后的写作会更接近我后来的风格,也会更加成熟。

吉云飞:作为一个当时一直跟随订阅的读者,我也明显感到《斗罗大陆》比之前的作品更好。这一“飞跃”体现在哪里呢?
唐家三少:我觉得设定更丰满、更完整,思想也更成熟。我比较满意的作品,像《斗罗大陆》就不多说了。《酒神》我自认为写得也不错,但是很多读者可能有点看不太懂我的设定。在我自己看来,《神印王座》和《斗罗大陆Ⅱ绝世唐门》是我的“巅峰”,后来的《斗罗大陆Ⅲ龙王传说》我也很满意。但是在写这本书期间,我妻子去世了,在《斗罗大陆Ⅳ终极斗罗》的结局里,我把小舞写“死”了,其实就和我妻子的离世有直接关系。为什么又有了《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呢?因为这是我内心最美好的想象。这本书写的就是唐三在小舞去世后为爱人殉情,带着记忆去另一个世界寻找转世的爱人,最后两人在一起的故事。这是我为自己创造的美好幻想。

邵燕君:这就是我们说的“少年气”。
唐家三少:那时候每年都是三倍的成长。
邵燕君:成长具体指什么?
唐家三少:各方面都有吧,包括影响力、作品改编带来的收入提高。连续三年,每年都是三倍的增长。差不多都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
“唐三就是斗罗世界里面的我”

▲ 动画版第一季(2018)
何岩:你说巅峰是从《斗罗大陆》开始的,这一系列也是你最出圈的作品,除了这本书之外,提到的《酒神》《神印王座》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几本书,姬动、烈焰、采儿、枫秀这些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对你的创作生涯来说,这些作品是具有阶段性意义的吗?
唐家三少:如果说具有阶段性意义的话,《斗罗大陆》肯定是,后来再也没有像《斗罗大陆》这样变化如此大、创新如此多的作品。《斗罗大陆Ⅱ绝世唐门》也可以算一本,这是我第一部写序的作品。“斗罗系列”确实是我最重要的作品,这个系列当初是构思到第九部的。《神印王座》的结尾则是我写过最好、最完整的。
何岩:那《斗罗大陆》的漫画,在整个系列的IP改编中是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唐家三少:我认为《斗罗大陆》漫画挺重要,当时对我的帮助很大。主笔穆逢春老师画得非常好。漫画带来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线下,把线下的影响力大大地提升了,因此才有“斗罗系列”的第二部,才有后来纸质书销量的爆发。

▲ 穆逢春版漫画《斗罗大陆》
吉云飞:漫画和纸质书的火爆是不是也推动了后来动画的改编和上映?
唐家三少:肯定是有帮助的。
何岩:就我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说,我是先看的漫画,再了解到原著。于是从《斗罗大陆》开始看,也去补了之前的作品,而像我这样的读者应该不在少数。对于你的读者定位来说,动画、游戏可能才是那个年龄段更主流、传播更广的文艺形式,看小说的人没有那么多了,你同意吗?
唐家三少:我认为这不是对小说有影响,而是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让大家更加真实地去感受故事。无论是小说、动画还是漫画,其实都是在呈现故事。现在流行的文艺形式会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丰满,能够让大家更好地看到我们所创作的那个世界。我认为对于读者、观众走进这个世界是有帮助的。

▲ 2025年9月26日,《斗罗大陆》漫画迎来最终话
何岩:你之前提到,《斗罗大陆V》中的唐三寄托着你的幻想,你将他视为自己的一个化身。而唐三恰好又是笔名唐家三少的简写,在读者心中,唐三这个角色在如此多的作品中也是特别的,似乎就是你的化身。这种对应关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唐家三少:最早有这个构架是在我写“史莱克七怪”的时候。写书的过程就是作者将自己带回到那个所创造世界的过程,唐三就是斗罗世界里面的我。
何岩:就像《光之子》里的长弓威一样。
唐家三少:对,《光之子》和《斗罗大陆》是我将自己代入得最深的作品,主角的原型就是我本人。其他作品的主角原型不是我自己,而是我见过的那些性格鲜明、有特色的人。
“我还是一个普通作者、一个普通写手”

何岩:你在写《绝世唐门》之后又写了一部《天火大道》,这是继《生肖守护神》后再次尝试都市题材,而且是近些年来唯一的非玄幻作品,为什么又一次回到了都市?从成绩和口碑上来说,这部书可能不及预期,你怎么看呢?
唐家三少:这本书的设定完全是我、跳舞和奥斯卡三人坐一起聊出来的,后来大家就分别开始写,只不过我写的方式和跳舞不同。他那本书叫《天王》吧,写的时候正好赶上他在离婚,对他状态影响很大,有点没写好,后来我就把这个设定捡回来又写。我一开始写得很爽,《天火大道》前50章是我写得非常满意的部分,但因为很多读者说看不懂、理解不了,我就做了改变。
何岩:《天火大道》里面的角色,比如主角宙斯,确实迥异于以往常见的少年形象,让读者看不懂的地方具体是什么呢?
唐家三少:我写的主角就在一所大学里担任生活品位课的老师,讲授如何用细节让生活过得有品位。例如我穿一件衬衫,打上领带后,领子可以漂亮且完整地支愣起来,是因为领子里面有领撑,而好的领撑一般由贵金属制作,要么纯银、要么纯金。这样的一些生活细节,你讲给读者听,他们就听不懂,因为日常生活不一样。
邵燕君:在网文圈,大家都知道唐家三少是很注重生活品质的,你是一个公众人物,代表着网络文学作者这个群体,这是你自己想要的形象吗?
唐家三少:我就觉得我是一个普通作者、一个普通写手。我也并不想成为公众人物,不想将自己在公众眼前放大,所以我目前很少发微博、抖音。我希望大家就知道《斗罗大陆》,了解我的作品就行,不用知道唐家三少是谁,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结果。
邵燕君:你的粉丝喜欢这样的你吗?
唐家三少:我不知道粉丝喜欢什么样的我。我就希望粉丝不用喜欢我,只需要喜欢我的作品就可以了。我还是想强调,我不是明星,我只是一个写作者。
吉云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你还是在“单机”创作,也是纯粹的创作。
唐家三少:作者就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创作上,只写作,不用管其他事情,这才是我最舒服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