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荆楚文化在千年古城中“活态”传承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拥有5000年的建城史、500年的建都史,楚国八百年,鼎盛在荆州,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雄才大略的楚庄王在此“一鸣惊人”,问鼎中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此出任左徒、三闾大夫,其命运与这座古城生死相连。荆州是荆楚文化的根脉所在,荆州逐渐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让它成为永恒的历史坐标。

2300多年前,楚人已开始玩“文字游戏”

走进荆州博物馆,近20万件馆藏文物正静静诉说着荆楚大地的千年历史,614件(套)国家一级文物涵盖玉器、青铜器、简牍、织绣、漆木器等品类,堪称“楚文化的艺术宝库”。

走近简牍陈列厅,大批楚典籍简,内容涵盖“书”类、“语”类、诸子、文学、数学、医药、畜牧、日书等文献,令人目不暇接。


荆州博物馆馆藏的简牍文物(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摄)

简牍是春秋战国至魏晋时期主要的书写工具。2023年发现战国楚简的荆州秦家嘴1093号墓,出土数量约1800枚,字数约3万字,为迄今考古发掘出土典籍简牍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次。

荆州博物馆馆长杨开勇介绍,其中发现了版本最早的乘法口诀《九九术》和刑书《吕刑》;《齐庄侯侵晋伐朝歌》《叔鱼谏晋庄平公》等篇细化了《左传》《史记》等传世文献记载的史事;《四王五霸》中“楚文王”首次位列“春秋五霸”,增加了古史记载的新说。


字谜类楚简影像图(局部)(荆州博物馆供图)

前不久,荆州博物馆在对距今2300多年的荆州秦家嘴楚墓出土竹简进行整理、研究中,新发现了一例字谜类楚简。如:“羊才(在)火上,玄裘甚好。”“三乙结中,凡亓(其)数九。”

“这两句谜面分别对应的谜底是‘羔’‘州’。”杨开勇说,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字谜实物,比传世文献记载的东汉晚期字谜要早很多。其字谜是汉字特有的文字游戏,通过笔画拆分、离合增损等手法设置谜题,由谜面、谜底等构成。

此外,荆州还出土发现了迄今考古发掘出土存诗数量最多、文本结构最完整的战国楚简《诗经》抄本。


荆州博物馆馆藏的简牍文物(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摄)

截至目前,荆州已出土楚简16批、4100余枚,数量约占全国32%;秦简1200余枚,约占全国4%;西汉饱水简牍11400余枚,占全国14%。

杨开勇说,荆州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堪称“战国秦汉百科全书”,其数量大、内容丰富、价值高,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入荆州城,便成“荆州人”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2回直接写到荆州。荆州古城墙是中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登临长达11.28公里的荆州古城墙,游客不禁被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古城墙所震撼,抚过斑驳的砖石,登临宾阳楼,依稀可见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荆州古城宾阳楼晚霞(荆州市网信中心供图)

今年国庆假期,荆州市精心打造的“千年一城满风华”文旅项目首次将东门、大北门、南门三大古城门串联成一条璀璨的文化廊道,让游客在一步一景中从“看客”转变为“剧中人”。

荆州古城东门景区推出了实景互动性演出《荆州护城令》,融入三国历史人物关羽、张飞、诸葛亮等7类NPC角色,游客与NPC沉浸式互动,模拟三国场景参与挑战。


荆州古城东门光影秀(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当夜幕降临,数百架无人机翩然升起,在夜幕中勾勒出千年文化的图腾——以古城为幕、护城河为台,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如期上演。据该文旅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光影变幻、无人机表演、沉浸式互动等方式,将抽象的楚文化具象化,打破传统文旅项目“静态观赏”的局限,构建起“白天看景、夜晚赏韵”的全时段体验。


10月29日,游客在荆州古城张居正街游玩(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与荆州古城宾阳楼一街之隔的张居正故居,人气旺盛。

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明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称其为“宰相之杰”。张居正故居是万历六年张居正回乡葬父时的临时居所,故居为仿明清园林式建筑风格,五进四重,东房西园格局,小桥流水,灵动雅致,是游客到荆州的打卡地。


张居正故居(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摄)

在荆州张居正故居,一件特殊的展品——《帝鉴图说》吸引着众多年轻游客的驻足。《帝鉴图说》是当时作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为10岁的万历皇帝量身定制的教科书。其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既讲述历代帝王励精图治的故事,也讲述那些倒行逆施的“反面典型”,以教育年幼的皇帝如何做人和管理国家。


10月29日,在荆州张居正故居,《帝鉴图说》展览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张居正考虑到皇帝年纪还小,除了选择的故事道理比较通俗易懂外,每篇故事还会让宫廷画师配上插画。这部书深得万历皇帝的喜爱,后来还流传海外,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张居正少年时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5岁入学,12岁高中童试魁首,16岁再赴乡试高中举人,23岁金榜题名,踏入朝堂。今年国庆假期,张居正故居据此上演了情景剧《张公科举梦》。


10月29日,游客在张居正故居游玩(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摄)

该情景剧以张居正科举人生为叙事主线,游客可通过角色扮演、场景还原、竞技闯关等形式,获得穿越式文化体验,增强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

当前,湖北省赋予荆州建设“荆楚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区”的重任。在今年发布的《荆州整体提升文化影响力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荆楚文化权威阐释地、场景展现地、活动聚集地、旅游目的地,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夕阳中的荆州古城宾阳楼(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眼下,荆州正全力打造“古城小样板”,全国首座专门的楚文化博物院全面开工,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南纪门历史文化街区、张居正特色风貌街区等重点街区将迎来全面升级。与此同时,荆州也在全力推进古城5A创建、方特二期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

“荆州正把躺在故纸堆、埋在地底下、藏在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亮’出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表达。”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张卫平表示,荆州在保护传承荆楚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兼具文化深度与互动趣味的文旅场景,不仅让历史“活”了起来,更让文化“走”进了人心。


10月29日,游客在荆州博物馆参观(极目新闻 记者 李辉 摄)

湖北是文化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名山大川众多,荆风楚韵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去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今年,湖北省提出,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万亿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来源:极目新闻)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