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赵个展“远古”举行 重新认识自然

来源:环球网

2025年10月25日,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迎来了艺术家赵赵的最新个展“远古”。此次展览由崔灿灿策划,主要展出了赵赵在2025年全新创作的“远古”和“天火”两个系列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赵赵对自然和文明的思考,也呈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远古”系列作品试图用最简单的材料和最原始的技术来完成作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这个系列中,他特别关注“火”这一元素。他认为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火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人类可以运用的元素。从远古时期的烧陶罐、铸造青铜器,到现代的火箭发射,火的运用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赵赵通过作品表达了对火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策展人崔灿灿表示,“远古”不仅是展览的主题,也是赵赵作品中最具标志性的艺术特征。他的作品常常描绘一个类似于西部片的远古世界,那里天地足够古老,自然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可以颠倒。赵赵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文明之争的历史歌谣。他的作品中,宇宙的缘起、宗教的更替、游牧文明与工业文明彼此交汇,成就了他作品中特有的艺术措辞。







赵赵的“远古”系列作品通过多种材料和表现形式,展现了他对远古文明和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从2020年开始,赵赵首次使用棉花进行创作,他用一座白色花园,第一次呈现了棉花与西部的漫长历史。之后,他通过烫印的方式,将棉花从地域性叙事转化为更普世的黑色符号。2022年的作品《漫长的一天》中,棉花又从形式引向时间,记载着一天中的两个12小时。


在戈壁滩上,赵赵借助凸透镜,点燃“天火”。图片来源:赵赵工作室

2025年,赵赵再次携带着棉花回到它的故乡,在一片戈壁滩上,借助凸透镜折射的日光将其点燃,并命名为《天火》。《天火》的出现,标志着赵赵对棉花系列的全新理解,展现了远古从祛魅到复魅的过程。在人类的历史中,科学为远古提供了解释,但现代科学的发展让人类意识到越是了解,越是未知。而当天火开始燃烧,宛如人类历史的逆转,人的力量逐渐隐退,自然被复魅,棉花从“物”回归自然本身,时间退回到远古。


《远古-沙漠》,纸本石墨 ,300 × 900 cm,2023 - 2025


《远古-草木 No.3》,纸本石墨,120 × 308 cm,2023 - 2025

赵赵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反映了他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在展厅中,一个巨大的青石子台面,像是历史的祭坛,诉说着“火”与“自然”的历史。台面上的火坑、捡自戈壁滩的枯枝、引诱“天火”的凸透镜,将观众引向旅行中只属于个人的时刻。在那些荒芜的夜晚,渺小的篝火让赵赵对自然心生敬畏,人生的过往与烦恼也在此刻变得无关紧要,那一刻,他感觉到极度的自由。


《天火-火》,综合材料、棉花,55 × 55 cm,2025


《天火-中山出游图》,综合材料、棉花,175 × 875 cm,2025


《天火-光的能量》,综合材料、棉花,80 × 80 cm,2025

赵赵还通过“博物志”和“考古学”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文明和器物的陈列、归纳、并置与移花接木,不断发明与创造全新的历史阐释。他的作品中,火的发现与运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天火”到现代的打火机,火的工具化历史被一一展现。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火在人类文明中的起源与自然性,也反映了火作为科技生产力与生产工具所创造的严肃历史。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2月10日。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