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雷蕴含 摄影 杨涛
10月30日,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百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迎来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

主论坛上,希腊文化部基克拉泽斯群岛文物局局长迪米特里奥斯·阿萨纳苏利斯以《基克拉泽斯群岛(希腊爱琴海)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以爱琴海岛群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供了希腊经验。
阿萨纳苏利斯在发言里提到,基克拉泽斯群岛地处爱琴海核心地带,从史前时代开始,就发挥了“文明踏脚石”的纽带作用,有力促进了人类迁徙与不同区域间的沟通联结。
在青铜时代,该群岛凭借金属矿产资源与航海技术崛起为地中海贸易网络的核心枢纽,催生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基克拉泽斯文明。该文明以极具辨识度的大理石雕像闻名,不仅成为史前艺术的典范,更深刻影响了20世纪现代艺术发展。不过,文明遗产的传承之路并非全是坦途。阿萨纳苏利斯坦言,这份文化瑰宝在20世纪遭遇严峻挑战——由于全球收藏市场对其雕像的狂热需求引发大规模盗掘,大量考古遗址遭毁灭性破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阿萨纳苏利斯特别提到,约3650年前的火山喷发摧毁了繁荣的阿克罗蒂里古城,也将其完整封存于火山灰下,使其成为“青铜时代的庞贝”。这一考古奇迹为研究史前城市规划、壁画艺术与日常生活提供了绝佳样本。目前,当地已建立遗址博物馆,通过保护性展示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古文明魅力。

在文物保护与展示实践方面,阿萨纳苏利斯重点介绍了相关成果。他强调,希腊政府采取多维防御策略:一方面构建覆盖全群岛的博物馆网络;另一方面强化政策保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修订,明确禁止非法文物交易,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遗址修复。值得关注的是,当地社区深度参与保护工作,通过“文物守护人”计划培训居民担任遗址巡查员,既提升了保护效率,也增强了民众文化认同。
同时,阿萨纳苏利斯强调,文物保护需兼顾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当地开展专业监测,为岛屿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还将保护成果与社会公益相结合,推动文化遗产价值融入社会发展。在博物馆方面,不仅优化了展览布局,还推出了广泛的文化传播项目,通过修复技术展示、文物背景解读等方式,提升公众文化体验。
发言最后,阿萨纳苏利斯表示,“基克拉泽斯的经验表明,文化遗产保护没有标准答案,但跨国合作、社区参与和科技赋能是共通路径。”他透露,希腊正与中国故宫博物院合作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为文明互鉴搭建新桥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