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你的每次点赞与分享都为“中国节日”系列注入生命力

亲爱的朋友,你好!

当时光的指针再次回拨,定格在2021年那个冬去春来的夜晚;当熟悉的节日再次轮回叩门,2025年最后一个传统节日——“2025重阳奇妙游”落下帷幕,河大卫的“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已在时光的诗行里,走过了五个完整的年华,写下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五个日夜的注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五度寒暑,五轮四季,我们如同执着的节日守望者,在每一个传统佳节,与你相约,共同镌刻下一段段以“传统文化”为名的集体记忆。

此刻,且让我们效仿古人的雅集,以记忆为席,以情谊为酒,共话这五年的雪泥鸿爪、霁月光风。此刻,最想道与君知的,仍是那句:山河万里曾共月,风雨五载幸同行。



第一章

缘起·一粒粟与万颗子

还记得吗?2021年那个春寒未尽的团聚之夜,一群从古画中走来的娇憨“唐宫小妹”,以其跨越千年的灵动与鲜活,不仅闯入了我们的视野,更叩开了华夏儿女心底共同的文化情愫。《唐宫夜宴》的破圈,像一束穿透历史尘埃的光,照亮了沉睡的审美基因,也擦亮了我们“文化立台”的初心与前路。


这并非一次偶然的灵光乍现,而是三十载《梨园春》戏曲坚守、二十年《武林风》武魂传承、二十载《华豫之门》文脉守护等诸多文化节目共同酿就的厚积薄发。我们如同文明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漫长岁月里默默耕耘,只为等待这一季的必然丰收。

“一粒粟”种下,换得“万颗子”的回响。从水下飞天《洛神水赋》的翩若惊鸿,到《龙门金刚》的刚劲雄浑;从《少林·功夫》的禅武合一,到《一路繁花》的生机盎然……我们诚惶诚恐,也欣喜若狂。欣喜于你总能一眼读懂我们埋藏的文化密码,与我们心意相通;惶恐于如何方能不负这万千期许的灼灼目光。


在这里,河大卫代表全体工作人员,向您郑重道一声:感谢知音!

第二章

求索·文化长河中的行舟与弄潮

五年,是时间的标尺,更是我们于文化长河中不懈求索的航程。

我们深知,“文化霸总”的褒奖背后,是你沉甸甸的信任与鞭策。于是,我们不敢有片刻懈怠。从“中国节日”的华彩绽放,到“中国节气”的诗意细描,我们试图在时间的经纬度上,织就一幅更为精密、宏大的文明图谱。

于是,我们探索用科技赋能,为古老文明插上现代翅膀。这五年,我们亲历了技术浪潮的奔涌,尤其是AI大模型等智能技术的冲击与赋能。我们深刻认识到,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运用AR/XR技术让幻影与现实交织,用4K/8K超高清呈现肌理细节,甚至探索AI在辅助生成舞蹈动作、修复文物纹样、解读古籍经典上的潜力。


但我们始终坚守一个核心:科技是赋能文化创造的工具,而非文化本身。正确的文化传播,在于用最前沿的技术,最精准地表达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技术服务于“情”与“美”的传达,避免陷入“技术炫技”的迷思,确保文化的纯粹性与精神内核不被稀释。

于是,我们坚持用实景说话,让每一寸真实的土地发声。我们看到过应天门的月光,在登封观星台仰望过同一片星空,在清明上河园溯源千年大宋繁华,也曾在云台山的云雾间舞动长剑。从殷墟甲骨到良渚玉琮,从二里头遗址到哈密绿洲,我们的足迹横贯东西,试图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变成你我共同的身心体验。


节目形态在演进——从极致的视觉美学奇观,到融入更多纪实镜头与普通人的人间烟火,我们探索着“今-古-今”的创作闭环,让传统与当代对话。但内核从未改变:那是对“两个结合”的躬身践行,是从古老智慧中寻求当代生活答案的执着探索。

这五年,我们如同一叶行舟,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逆流而上,采撷浪花,也试图为你折射整条河流的璀璨光芒。

第三章

砺剑·五载磨一剑,锋芒初试成

五年,足以让一个想法长成大树,让一股志向砺出剑气。

回想当初,我们“手中之粮”是脚下厚重的黄土;如今,我们的“胸中之剑”已在五载春秋、上百节目的千锤百炼中,愈发坚韧、愈发璀璨。这柄剑,是创新的勇气,是技术的融合,更是对文化深度的不懈挖掘。

文旅赋能,让城市在镜头中“活”起来。这五载,亦是“行走的河南卫视”与城市共舞的五年。我们不仅是记录者,更是文旅融合的积极推动者。

洛阳应天门因“元宵奇妙游”而游人如织,开封清明上河园因“清明奇妙游”而更显生机,云台山、老君山等山水胜境也通过我们的镜头走向全国。我们深度参与各地文旅发展,通过节目策划、短视频传播、线上线下联动,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让沉淀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新业态。这是媒体服务地方的使命,也是文化赋能经济的生动实践。


它不用于攻伐,而用于开辟——开辟一条传统与现代握手言和的道路,开辟一条能让Z世代乃至更远未来的人们,轻松走进文明殿堂的蹊径。

新媒体矩阵,让文化传播无远弗届。五年间,我们深刻拥抱媒介变革。从公众号的深度好文,到微博的话题引爆,再到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的短平快、强互动;我们构建了全域覆盖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一场晚会多平台热搜霸屏成为常态,单个节目短视频播放破亿亦非孤例。更可贵的是,我们见证了无数“二创”作品的涌现,你的剪辑、你的解读、你的再演绎,让我们的作品在你的手中焕发第二次生命,形成了生生不息的传播生态。这不仅是数据的胜利,更是文化在当代社会土壤中扎根、生长的明证。

而点亮我们“眼中之光”的,始终是你。是你的每一次点赞、分享、二创,甚至是每一条犀利的批评,构成了我们前行路上最珍贵的灯塔。你的存在,让我们确信,这条文化传承之路,从不孤单。


第四章

共鸣·铸牢共同体,迈向大同景

让我们自豪的,不仅是屡登榜单的热搜,不仅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褒奖,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白玉兰奖的专业认可,更是“外交天团”一次次向世界的推介,是承载着中华文化魅力的节目成为沟通世界的名片。

我们愈发懂得,真正的文化传播,在于心灵的共鸣与价值的认同。当《凤鸣朝阳》的华美引来全球赞叹,当《千里共婵娟》的意境唤起四海共鸣,我们更加坚信:美与情,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


于内,我们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节目不仅聚焦中原,更走向新疆的歌舞、云南的风情、江南的婉约……呈现幅员辽阔下的生动图景,强化着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在此宏图下,两岸同胞共同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穿越海峡、心灵契合的桥梁。我们节目中所展现的相同节俗、共通文脉、共同情感,无不在诉说着两岸一家亲的骨肉情深,呼唤着在共同的文化根基上,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与最终的统一。


于外,我们拥抱世界文化大同的理想。我们用以打动世界的,是跨越民族与国界的人类共同情感。我们讲述的故事,既有鲜明的中国标识,也蕴含着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普遍追求。我们期待,通过文化的交流互鉴,消弭隔阂与偏见,共同绘制一幅“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文明画卷。

这份从民族到世界的文明共鸣与荣光,属于每一位为之骄傲的中国人,属于你。

第五章

契合·古韵今声,和鸣共生

五年的探索,让我们对现代文化诉求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契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发现,当代年轻人并非排斥传统,而是渴望与自身生命体验相关的、有温度的、能提供精神支撑的文化产品。我们的节目,正是在搭建这样一座桥梁。

《中秋奇妙游》关注现代人的情绪价值与团圆新解,《清明奇妙游》探讨生命观与自然和谐,《七夕奇妙游》重新诠释爱情与自立……我们从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中,提炼出关于个人成长、家庭关系、社会责任的当代启示;从“天人合一”的哲学中,找到与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共鸣;从“仁爱守信”的伦理中,回应现代社会对诚信友善的呼唤。


这种契合,是让古老的智慧成为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的钥匙,是让传统的仪式感成为安顿当代浮躁心灵的载体。正因为此,我们的节目才能超越简单的“复古”,引发广泛而深刻的情感共振,让年轻人由衷觉得“老祖宗的审美绝了”、“中华文化底蕴就是我们的底气”。

第六章

远眺·前路漫漫亦灿灿

五载耕耘,不过是在先人智慧的星辰大海中撷取了几点浪花;未来长路,仍有万千文化瑰宝待你我共同开掘。这既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

我们手中有粮(博大精深的文化宝藏),胸中有剑(历经磨练的创新之力),眼中有光(你给予的信任与期待),身边有你。展望前路,我们心怀敬畏,亦充满信心。

未来的河大卫,将继续做中华文明的忠实述说者与新时代文化的创造者。我们将继续深挖“中国节日”IP,让传统佳节绽放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光彩。我们也将推开更多扇窗:《中国家宴第三季》继续探索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的家宴传统、美食风俗、生活智慧与非遗文化记忆;《山海共潮声》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国潮发展,打造全新民族文化类青春潮流音乐节目;《中国有好菜》则用“回家吃饭”的温情场景,讲述中国美食背后的情感故事与生存哲学……我们渴望与你一同,探索更辽阔的文化星空。


我们也将继续做这个时代的温情记录者与你的同行者。关注你的喜怒哀乐,探讨你的情感困惑,与你共话人间烟火。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文化唯有与时代同频,与人心共振,才真正拥有磅礴不息的生命力。

今当整装再出发,忽忆东坡先生那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亲爱的朋友,五年很短,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五年很长,不仅让我们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印记,更在文化的雪原上留下了虽浅却深的足迹。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下一个五年,更远的未来,河大卫邀你一同,继续这场波澜壮阔的文化远航。让我们继续兴致盎然地与世界交手,永远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既继承传统又闪耀现代光辉的文化新篇!


最后,把酒碰盏,

谢诸君五年相伴。

提笔蕴词,

愿文化薪火永传。

再道一声:

前路漫漫亦灿灿,

吾辈同心共前行!

《2025重阳奇妙游》是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第5年的收官之作

这5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你对我们今后有哪些建议?

欢迎评论区留言~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