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福建省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驻足展厅入口被誉为“泉州版清明上河图”的仿古画卷《刺桐梦华图》前,来自西班牙托莱多的留学生露西娅(Lucia)对逼真的动画投影效果啧啧称奇。画卷中,刺桐港内不同国家各式商船汇集港口,七大城门守护的古城内车水马龙,商贸、文化、生活互融互通。
相较“西班牙海洋文明更多是为了扩张领土”,在她看来,“泉州人出海,是为了贸易、交流和连接其他国家。这种文明之间的动机差异,很有意思”。参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发起的“宋元泉州与世界”项目,露西娅一来泉州就觉得特别亲切。

遥想宋元,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传教士和旅者,带着各自的信仰与故事,在这片土地留下珍贵痕迹。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感召力,将异域文明编译成本土代码,吸引了一批批人抵达后再出发。
走出博物馆,更多游客涌向多个“露天博物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10世纪至14世纪产生并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等22个遗产点,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王蕻荃迫不及待告诉记者,短短几天内,参与研学的30名学生特种兵式走访22个遗产点,每处都有图文并茂的解说与历史遗物展陈。“从书本走入遗址、从讲义踏进街巷,在泉州捕捉历史回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有些遗址甚至是可触摸的,很多同学都特别兴奋,在实地体验中设身处地想象宋元时期泉州贸易的热火朝天。”海丝文明持续激荡新时代的回响。
原标题:《吾乡大藏·泉州丨刺桐港,诉说区别于西方的东方海洋文明》
来源:作者:文汇报 许旸 郭凡熙 徐大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