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深藏于吐鲁番火焰山的褶皱之中,现存洞窟87座、壁画约1200平方米。二十世纪初,许多外国探险队将大量完好的壁画盗割运走,流散至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地。
1993年,如今的吐鲁番市文博院副院长邓永红那时还是个小姑娘,她在吐鲁番担任文化讲解,带游客穿行千佛洞的洞窟之间。目之所及,大多为空荡的泥墙,偶有残存壁画也斑驳难辨。那时她对壁画了解不深,可眼前的残缺仍令她心痛。
同时,残存的壁画持续面临风化、剥落和起甲,修复工作刻不容缓。1992年,壁画修复师徐东良正投身于千佛洞保护工作。邓永红讲解时,常碰见他裹着头巾、踩着梯子,在洞窟中临摹壁画。两人因千佛洞里的壁画结缘,成为夫妻,共同走上守护之路。
修复不易。

长期临摹使徐东良深入理解壁画的脉络与材质。他发现壁画颜料多取自当地矿物,如火焰山的铁红与土绿。将矿石研磨后调胶作画,色彩持久不褪。用传统材料清理补色,壁画得以重现光彩。
在徐东良的影响下,邓永红常望着残缺壁画边缘的豁口思考:这里曾描绘了什么?它们如今流落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