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史诗——赵奇抗战题材绘画展在合肥亚明艺术馆开幕


开幕式嘉宾合影

9月11日,由中国国家画院指导、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合肥市文学艺术策展中心承办、中国网·艺术中国支持的“烽火史诗——赵奇抗战题材绘画展”在合肥亚明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艺术家赵奇70余幅抗战题材绘画力作,旨在以艺术的形式重温峥嵘岁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视频致辞


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迅雷致辞


中国网·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致辞


中国画学会原副会长、安徽书画院原院长王涛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以视频形式致辞,合肥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迅雷,中国网·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中国画学会原副会长、安徽书画院原院长王涛先后致辞,本次展览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奇致答谢词并分享了创作抗战题材作品的心路历程。开幕式由合肥市文学艺术策展中心主任顾辉主持。


本次展览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奇讲述创作的心路历程


合肥市文学艺术策展中心主任顾辉主持开幕式

刘万鸣说:“半个多世纪以来,赵奇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以深沉的历史感、悲悯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笔墨语言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他始终聚焦民族命运与个体生存的关联,用史学家理性与诗人激情铸就民族精神的丰碑,用土地般的厚重托举起生命与人性的尊严。”

赵奇说:“抗战的历史在我心中早已留下深刻印象,我总是想通过画面将那种刻骨铭心的内容表现出来。甚至我画一片云,也想使它飘在那个历史的天空里。”

本次展览是赵奇创作的连环画原作首次与公众见面。作品宽银幕式的构图视角、铮铮铁骨般的笔墨语言、刀劈斧砍般的线条笔触,释放出强烈的情感张力与视觉震撼,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分为“山河铭记”与“时代回响”两大主题篇章。“山河铭记”篇章展出的是赵奇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典连环画原作。当时为了深入表现抗战题材绘画,他独自一人踏上寻访平型关大捷遗址、台儿庄战役遗址、杨靖宇战斗旧址与东北抗联活动旧址等抗战相关遗址的行程,以文字与绘画的方式还原出这些可歌可泣的历史瞬间,将读者带入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展览现场

“时代回响”篇章展出的是赵奇在新世纪以来创作的大幅中国画作品。这些作品没有直接描绘激烈的战争场面,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战场之外。如暗夜中拿起枪的女战士、城墙废墟前守望光明的男童、站在村口向远方眺望的母亲、倒在草丛雪地中仍然手握步枪的战士……在这些大幅作品中,艺术家以更加宏阔的视野和象征性的手法,用无声之诗勾勒出抗战洪流中一个个无名英雄的形象,展现其情感与命运,引发观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沉思,体现出一位知识分子型艺术家对民族历史的责任与担当。



展览现场


学术座谈会现场

开幕式之后,“烽火史诗——赵奇抗战题材绘画展”学术座谈会在亚明艺术馆举行。王涛、陈祥明、廖新、陈明哲、高敬、王聪丛等近20位学者、艺术家围绕赵奇抗战题材绘画的精神高度与艺术品格、当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等学术命题进行了交流,座谈会由许柏成主持。

据悉,“烽火史诗——赵奇抗战题材绘画展”将在合肥亚明艺术馆展出至9月24日。

部分展出作品


赵奇 《啊,长城之平型关大捷》 1987年


赵奇 《啊,长城之血战台儿庄》 1987年


赵奇 《啊,长城之百团大战》 1987年


赵奇 《靖宇不死》 1989年


赵奇 《战士》190cm×200cm 1987年


赵奇 《呼唤》 191cm×191cm 1991年


赵奇 《抗战》 178cm×373cm 1995年


赵奇 《英雄的逝去》 191cm×437cm 2001年


赵奇 《暗夜》 210cm×192cm 2015年


赵奇 《待到冰雪消融》 210cm×192cm 2015年


赵奇 《儿子》 210cm×192cm 2015年


图片来源于主办方

编辑 | 李振伟

制作 | 殷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