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9月28日电 (记者刘海天、实习生张悦)9月28日,国内首家以“方志鼻祖”《华阳国志》为主题的文化展馆——华阳国志馆在成都崇州街子古镇正式开馆,相关部门领导、方志专家及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巴蜀文化传承盛事。
开馆仪式上,作为“常璩传人”,92岁的地方志学者张伯龄不仅到场见证,还以《常璩礼赞》作为开馆赠礼,表达对蜀地方志文化传承的期许。崇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昊天致辞表示,华阳国志馆的落成将成为崇州文旅融合的新支点,让更多人通过这部方志读懂蜀地千年文明。

开馆仪式。实习生 张悦摄
据介绍,《华阳国志》由东晋时期蜀郡江源县(即今日之崇州市)人常璩所著。作为中国现存最早以“志”命名且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志著作,它系统、详尽地记述了古代巴蜀及周边西南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人物传记等,在中华典籍宝库中享有“方志鼻祖”的崇高地位,是研究古代西南地区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献。
常璩编纂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形制最完整的地方志著作,被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誉为“方志之祖”,被四川大学教授、《华阳国志》研究专家刘琳称为“方志之王”。正因如此,2020年,常璩入选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
华阳国志馆的落成,标志着这部沉睡千年的典籍首次拥有了实体叙事空间。记者在现场看到,展馆占地约2300平方米,设置三大主题展区、九大核心展项,综合运用数字光影、场景复原、沉浸互动等现代展陈手段,系统构建了一座“可读、可感、可互动”的方志文化体验空间。
馆内,历史不再静止于图文。在“华阳长卷光影沉浸空间”,古蜀山川、城址变迁与民族交融的历史在流动的墨韵光影间生动再现;游客还可通过扫码参与“破空对话”互动项目,录制语音寄语,实现与历史时空的现代连接。从“禹贡梁州艺术沙盘”的地理溯源到“江左修书”场景中对常璩著史瞬间的还原,展览力图打破古籍与公众的认知壁垒,让文字真正“活”起来。

沉浸式展览设施。实习生 张悦摄
开馆当日,崇州市街子学校的学生们作为首批“探馆小使者”,跟随讲解员的引导,在陈列着《华阳国志》相关文献复刻品的展柜前驻足细观,认真聆听关于常璩与《华阳国志》的传奇故事;在沉浸式影音展厅,动态复原的文物影像与历史场景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街子学校学生探馆。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华阳国志馆开馆,既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服务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又是在向‘方志鼻祖、蜀史巨擘’常璩和历代方志大家及传人致敬,是增强文化自信、讲好四川故事的又一盛举。”四川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建春表示,“它启示我们要赓续修志传统,延续中华文脉,更好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服务四川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我们要积极发挥华阳国志馆的主阵地作用,力争将其建成全国《华阳国志》研究高地、方志文化宣传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蜀文明研究中心。”
据悉,以华阳国志馆为核心,崇州将联动打造华阳国志主题街区,构建“一部方志+一条演艺街+N个场景集群”的新型体验模式,推动街子古镇从传统观光向文化深度体验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传承与消费场景的有机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