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新”故事VLOG|从“瓷韵”到“玉琢” 看大国工匠塑造东方艺术之美

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汇聚了众多展现东方美学精髓的创新之作,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凝聚着大国工匠们的奇思妙想与精湛技艺。

今天,匠“新”故事将带你走进艺术的世界,看大国工匠们如何赋予东方艺术新的生命力!

当我们谈论东方美学时,怎能不提瓷器?第三届工匠大会期间,由大国工匠、景德镇市御窑陶瓷研究所老雕艺术馆馆长钟福洪创作的《月明秋水寒》等作品吸引众多参展者围观。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该作品以“画作”形态呈现,却是钟福洪在传统陶瓷雕刻的基础上,融入高温颜色釉创作而成。通过纯朴圆润的刀法,钟福洪让唐诗宋词的意境与瓷器完美融合,用陶瓷“绘”出一幅幅传统山水画。

如果说陶瓷是火与土的对话,那么玉石则是力与美的交响。由大国工匠、岫岩满族自治县佳兴玉器厂副厂长孙佳兴创作的玉雕作品《竹韵》,将薄胎绝技与现代设计美学深度融合,以简洁线条塑造竹枝,镂空工艺搭配薄胎叶片,让栖枝喜鹊似欲展翅高飞。这件作品也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远方群山巍峨连绵,近处竹柳交织成荫,古朴村舍掩映其中,林间小道上,村民与牛羊一同踏上归途。这正是由大国工匠、莆田市城厢区腾晖工艺厂艺术总监郑春辉创作的木雕作品《春满山乡》。

在这件作品的创作上,郑春辉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基础,将平面山水绘画立体呈现,融汇镂空雕、透雕及莆田木雕的精微透雕等多项技法,让整块木材化作流动的东方画轴,刻画了一幅悠然秀丽的田园乡村美景。

从陶瓷上的刀尖山水,到玉石间的线条之舞;从木雕中的立体诗画,到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大国工匠们用双手塑造着东方艺术之美。当艺术遇见匠心,留下的不仅是惊艳世界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审美基因。

上游新闻记者 冯锐 郭静 任君 剪辑 彭玺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