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古韵到时代新篇——解码河南援疆展览中的文化瑰宝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编者按:当前,“山河相望 豫疆情深”——热烈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暨豫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河南援疆)展正在河南省美术馆展出。即日起,“河南援疆”公众号推出“沉浸式看展”系列报道,细致讲述一件件书画展品、一帧帧影像资料、一幅幅摄影作品,生动表现豫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画卷。

河南高度重视文化润疆工作,以文化为纽带,在丝路古道上续写豫疆共有精神家园的新篇章。

步入“山河相望 豫疆情深”主题展的“推进文化润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展区,一件件艺术作品、一幅幅历史影像、一场场沉浸式体验,共同编织出一幅豫疆文化交融的壮丽画卷。

请跟随记者的脚步,在展厅里循着展陈脉络,沉浸式感受文化润疆的温暖力量。



近年来,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9家单位与哈密市及第十三师新星市,围绕新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民族团结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和“宣传+”等方向,让增进“五个认同”的种子在文化交流中生根发芽。

“十四五”期间,河南投入1.25亿元资金实施15个文旅项目,持续丰富旅游业态产品,阿勒屯古街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是重要工程之一。作为河南“文化润疆”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项目,阿勒屯古街的建设不仅保留了哈密传统街巷的空间肌理与民族建筑风貌,更通过完善公共文化空间、优化文化活动场景,为当地群众搭建起传承民族文化、共享美好生活的平台。

如今,阿勒屯古街正成为“文化润疆”最生动的注脚,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本土文化与中原关怀共振。


沿着展览的顺序依次向前方看去,这面墙右侧的《盛装姐妹》,由河南画家马国强创作。一旁的展签上写道:“新疆的美,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烟火气里。服饰的美藏着祖辈的工艺智慧,更是对民族精神和人文温度的诗意转译。”

位于墙面上中间位置,则展示了正在建设中的豫疆历史文化交流基地和建成后的效果图。

据介绍,豫疆历史文化交流基地项目是哈密市“十四五”规划的重要项目,也是河南援疆的标志性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竣工验收。建成后将通过沉浸式展陈技术与数字化互动设备,集中反映豫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积极作用。

旁边这幅书法作品,借用玉石、雪莲、胡杨和哈密瓜等哈密美好的产物,赞扬了河南援疆干部人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


请看这幅美术作品《情系天山》,由河南艺术家李明、张守建、房巍、曲春林联合创作,展现了连绵起伏的东天山雄伟的气势和壮美的自然景色。哈密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画面右下方的山间耸立的班超像,也向人们讲述着班超对西域稳定和丝绸之路畅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向前走去,便能看到“左公文化苑”组图。左公文化苑由河南投入援疆资金3300多万元建造,以展示历代中央王朝“经略西域”和左宗棠收复治理新疆的历史事实为重点,充分印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左公文化苑已成为哈密的历史文化宣教基地、哈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阵地和名片。

一旁的画作《丝路乐华》以组画的形式,工细的技法,描绘了新疆少数民族乐舞的热闹场面。


墙上右边的组图,展现了巴里坤文博园。河南援疆助力这一园区展陈升级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开展“新时代新丝路新瓷意”中原陶瓷重走新时代丝绸之路座谈会,举办“中原陶瓷大师精品暨新疆新瓷融创展”,支持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字里的中国——家国情怀”巴里坤展馆建设,书写着豫哈两地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左边的照片表现了哈密市民在豫园公园的豫书房前打太极的场景。近年来,为推进“书香哈密”建设,河南省投入1600万元援疆资金,在哈密市伊州区新建、改建8座豫书房,构建起覆盖全城的“15分钟阅读圈”。每座书房藏书量5000册至1万册,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畅享阅读之乐。


对面墙上右边四幅照片共同展现了一幅豫哈两地全方位、多层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画卷。

左侧的这幅《胡杨礼赞》画作,表现了哈密市伊吾县的胡杨林。来自河南的画家在当地采风的时候,被这些胡杨旺盛的生命力所深深震撼。在他们看来,这些胡杨的精神体现在新疆人民的身上,也体现在河南援疆干部身上。这幅作品也是向他们的顽强不息奉献精神的礼赞。


图示的这面墙上,分别展现了河南援建的哈密市图书馆和哈密市文化馆。

据了解,哈密市图书馆于2015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藏书规模为50万册,目前馆内有藏书21万册。该馆与河南省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平顶山市图书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在文献资源共享、阅读推广活动等方面开展协作。

左手边的哈密市文化馆,河南援疆资金总投资达5000万元,于2024年落成。其建筑融合中原与新疆文化元素,是豫哈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常态化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是“文化润疆”工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展厅中,一件件流光溢彩的新疆新瓷,静默陈列,却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一场跨越山河的文明对话。2023年秋,河南省对口援疆巴里坤分指挥部启动“中原陶瓷重走新时代丝绸之路”项目,将汝瓷技艺引入新疆,结合当地瓷土资源与民族文化研发新疆“新”瓷。

新疆“新”瓷,不仅是器物之新,更是文化血脉在交融中的赓续与创新——古老技艺在新疆土壤中焕发新生,地域资源被赋予深邃的文化灵魂。它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生智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温润而坚韧的陶瓷脉络,也让穿越千年的丝路精神,在一捧瓷土、一抹釉色中,获得了崭新的时代注脚。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