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问渠》亮相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动人故事传递苏疆深情

“天山连绵万里长,驼铃声传远方……”10月12日晚,由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重点文化润疆项目——原创现代歌舞剧《天山问渠》,作为特邀演出剧目精彩亮相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该剧以伊犁青年林一的人生抉择为主线,串联起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对话,传递苏疆深情,展现时代精神。



作为苏伊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天山问渠》的诞生离不开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的深度策划与推动。据了解,该剧由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伊犁州党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联合策划,伊犁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伊犁州歌舞剧院出品,江苏大剧院参与制作导演,从创意构思到落地呈现,全程融入江苏援疆资源与力量,是高质量对口援疆工作在文化领域的生动实践。


剧中,面临内地发展与返乡建设两难问题的青年林一,因撰写毕业论文回到故乡伊犁。在天山脚下,熟悉的亲友、焕新的街区让他倍感温暖。调研途中,林一更通过“跨时空对话”遇见曾谪戍伊犁、兴修水利的林则徐,深刻感悟先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与为民情怀,也真切感受到当代伊犁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建设家乡的巨大力量。这场特殊的经历让林一完成蜕变,最终选择扎根边疆、奉献青春,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召唤。


当晚,江苏大剧院座无虚席。《天山问渠》开演前半小时,剧院外厅观众早早前来,打卡留影,不亦乐乎。演出开始后,观众们迅速沉浸在剧情之中,当舞台上呈现林则徐兴修水利的场景时,台下传来阵阵赞叹,当林一最终做出扎根家乡的抉择,合唱声响起的瞬间,不少观众眼中泛起泪光。剧中,伊犁的发展成就、浓郁的民族风情与苏伊两地跨越万里的情谊,通过演唱、舞蹈、对白与灯光、音效的多维度呈现,鲜活地展现在江苏观众面前。


该剧导演、江苏大剧院舞剧团团长吴健表示,该剧创排历时一年,将江南韵味融入新疆的歌舞之中,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热情,也能感受到故事中暗含的深层次情感脉络。伊犁州歌舞剧院党委书记李晓梅说,希望通过这部剧加强江苏与伊犁之间的交流交往,让两地青年通过文艺了解彼此。

演出结束,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观众们纷纷起身向演员致敬。从事文化工作的张先生对剧中的艺术呈现感慨道:“多维度叙事很巧妙,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很有冲击力。”不少年轻观众表示,看完剧后对伊犁充满向往:“新疆这么美、这么有活力,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伊犁看看,亲身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该剧的创作与演出,也是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持续推进“苏韵伊情·文化润心工程”的缩影。2023年4月,新一批江苏援伊干部人才入疆以来,始终将文化润疆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抓手,围绕“化人”更“润心”的目标,累计实施文化润疆援疆项目88个,投入资金3.08亿元。除《天山问渠》外,还创作了歌舞剧《同是江南》、淮剧《小白杨》等,《苏韵伊情 山水和鸣》援疆组歌即将制作完成,在音乐节上唱响。《小白杨》几日后也将走进南京,参加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让苏伊两地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光彩。

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赵庆红表示,江苏援伊团队以“文化润心”工程为抓手,深入挖掘伊犁厚重历史文化遗产,助力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文艺五进”系列活动,组织文艺苏军、文艺苏品进剧院、进社区、进校园、进边防、进景区,推动更多苏伊文化合作项目落地,让文化成为连接苏伊两地的纽带,让中华文化充分展现、直抵人心,不断擦亮“苏韵伊情”民族团结江苏援疆品牌,为建设美丽伊犁注入更多江苏力量。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