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学最受关注的议题是什么?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内景。新华社图

回顾学术史,传统汉学受西方古典学的影响,侧重语文学研究和文本分析,强调对古代中国的考据与解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汉学主要定位于研究历史性的“他者中国”。中国学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的新的学术概念。它不仅关注历史中国,同时也注重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而且更加强调社会科学方法的运用。

数十年来,在研究范围上,中国学已经从“过去的中国”扩展至“正在变化中的中国”;在研究方法上,则从文本解释走向跨学科的理论分析;在研究主体上,也从以欧洲学者为主,发展为全球学者共同参与。由此,中国学的内涵体现出历史与现实并重的特点,其外延则随着学科交叉和全球互动而不断拓展。

当下,中国学作为一门时代“显学”,围绕其发展,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议题备受学界的瞩目。

一是中国学的知识体系。中国学研究的对象极其庞杂,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等不同领域,目前亟需通过问题的提炼和概念的凝炼,逐步建立起契合中国学的具有解释张力与可迁移性的知识体系。

二是中国学的学科边界。中国学与历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区域国别学等领域关系密切,互有重叠。因此,要在保持交叉开放的同时,确立学科自洽与概念清晰度,避免因过度依附而削弱自身独立性。

三是中国学的范式转型。中国学面临从“材料驱动”到“理论驱动-材料互证”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学如何形成规范化的学科工具箱,并在术语、叙述和论证结构上实现学理规范化,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世界中国学研究会会长)

世界中国学·圆桌|用学术讲好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