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7|“脱口秀”版艺术史,彻底搞懂现代艺术


杜尚《泉》

如果说反叛是艺术发展的动力,那么现代艺术无疑将叛逆进行到底。

从杜尚的小便池、蒙德里安的彩色格子、安迪·沃霍尔千篇一律的罐头,到约翰·凯奇沉默的4分33秒、达米恩·赫斯特玻璃柜中鲨鱼,现代艺术不再必须与美有关,而是理念、主张态度。

艺术是审视并理解这个世界无比重要的窗口,而《现代艺术150年》则是我们进入艺术世界的一扇金色大门。

作为风靡全球的现代艺术入门经典书籍,书中以清晰的时间脉络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梳理了从19世纪印象派到21世纪当代艺术的150年发展历程,涵盖27个艺术流派,100余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

作者威尔·贡培兹曾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创意的五十位思想家”之一,他以艺术评论家的专业视角,结合历史背景、艺术流派和关键人物,用幽默风趣的笔调和丰富的奇闻轶事揭示了现代艺术的演变逻辑,并探讨了艺术与收藏、商业、社会、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



新版不仅修订全书文字,更是将原来的“黑白印刷+集中彩插”升级为“全彩印刷”,并增补50余幅彩图,基本实现图文对照;并将轻型纸,更换为更适合色彩呈现的雅质纸,手感柔和,翻阅舒适

像闯入一个光怪陆离的游戏世界,《现代艺术150年》真正破解了现代艺术的诸多规则。如作者所说,“和大多数看起来难以理解的东西一样,艺术就像个游戏,你真正需要知道的只是它最基本的规则,以便让曾经令人困惑的一切变得有意义。同时,那些往往被视为越过现代艺术规则的观念艺术实际上惊人地简单。

原价128元,限时五折❗️

01

谁的颜料在嘶嘶冒泡?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绘画之一。这位目光锐利的法国人创作这幅画时,正处于点彩画法的鼎盛时期。这幅画中有近五十个人,有八艘船、三条狗、若干树和一只猴。画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按照一系列特定的姿势布置,其中大部分人侧身望向河面。一名身着橘色长裙、头戴大草帽的妇女站在水边,左手叉腰,右手拿着一根不长不短的鱼竿。成双成对的夫妇坐着聊天,一个小姑娘在跳舞,一只小狗在蹦跳,一位端庄的母亲和她举止优雅的小女儿正悠闲地朝观众走来。几乎每个人都戴着帽子或撑着阳伞,有些人两者兼备。这是一个有诱惑力的迷人场景,但并非没有复杂之处。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修拉点彩画法的效果颇有意思,也出人意料。那些对比强烈的色点在你眼前闪烁,像玻璃杯里的香槟酒在嘶嘶冒泡。但修拉用一个个的点费心描绘出的那些打扮时髦,周日在太阳下愉快地散步的巴黎人却并非如此。他们死板而没有生气,看起来就像是纸片人一样。修拉的杰作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恐怖,这会令电影导演大卫·林奇会心一笑。

1886年,《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在第八届也是最后一届印象派展览上展出,标志着这一运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是一幅非常典型的后印象派绘画。它没有任何印象派的那种稍纵即逝的瞬间;它更像奏乐小人的游戏,其中的人物形象被凝固在那里,音乐停止后还保持着姿势。诚然,画中使用了印象派常用的纯色,修拉在保持色彩平衡方面做到了尽善尽美,使这幅画呈现出温暖宁静的感觉。可是,画的背景却与印象派风格相差甚远:它不真实,也不客观。在巴黎,像这样的公园必是喧闹的地方,人们也不是像这样有序地站着或坐着,脸转向两边,偶有一对夫妇打乱队形朝前走去。

02

"生活是种假象,没有什么画面是真实的”

超现实主义已经进入了日常词汇,我们可以听到孩子们说有些东西是“超现实的”。他们知道,这意味着有点怪怪的东西,每当两个貌似不相容的元素碰到一起时,它们就开始变得活跃。当进入艺术领域,“超现实的”这个词就变成了一个筐,神秘的、奇怪的、乖僻的艺术品都可以往里装。

比起达利的怪僻,马格里特明显要传统保守得多,但他所栖息的世界无疑更加离奇: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日常的、世俗的世界,但是,正是在那些平常的事物之下潜藏着不平常的邪恶。在勒内的头脑里,隔壁邻居是连环杀手,蹦蹦跳跳去上学的可爱学生实际是邪恶的少年犯,他们用水银慢慢毒死老师。在这位比利时艺术家的眼里,万物都与其表面看起来不同。从气管里感受到空气中的诡异征兆。马格里特是妄想国的王子,是恐怖世界的元老。


《刺客的威胁》

在超现实主义事业的早期,他就通过《刺客的威胁》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令人不安、毛骨悚然的画面,带有瑞典犯罪电影的氛围。马格里特让我们的目光径直穿过一所房子里两间相通的房间,房子尽头一个没有门的阳台使我们能看到远山的顶部。屋子里没什么家具,只有灰色的墙和光秃秃的地板。前景中,两个头戴圆顶硬礼帽的男子怀着恶意潜伏在另一间屋子的入口两边,有意不让屋子里的人看见。他们看起来像会计,但当他们手持渔网和短棍准备进行一次攻击的时候,却呈现出暴徒的面容。屋子里是位衣着整洁的年轻人,穿着合体的西服,怡然自得地站在一台唱机前,以欣赏的目光看着它那喇叭一样的扬声器。在他右边放着一只棕色手提箱、一顶帽子和一件外套:看起来他正准备离开,轻松愉快。然而,他身后的床上躺着一具年轻女人的全裸尸体,她刚刚被谋杀。血从她的嘴里渗出,她的喉咙已被割开。房间外面,三个发型齐整的男人正从阳台往里看。他们站成一排,只露出头,看起来像被种在了窗台上的花箱里。

一幅谜一样的画。有时它显得陈旧,有时又令人感到精神不适,危机四伏。乍看之下,《刺客的威胁》貌似真实,但你看得越仔细,它就越展现出戏剧化的一面:现实之外。曾经在广告界工作的马格里特深谙如何把画面渗入人们思想之中。他明白,最有效的广告海报,其特点在于雄心勃勃的画面加上被广泛接受的假设。在马格里特等艺术家的手中,日常的和不可能遇见的事物就成了广告人的工具,被转化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有力隐喻。他告诉我们,生活是种假象,没有什么画面是真实的——包括那位你认为是正常的邻居。


《一条安达鲁狗》

03

“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很重要!

极简主义是在许多影响下诞生的,从宾夕法尼亚的铁路,到安德烈·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在极简主义的混合体中,有许多包豪斯冷静的现代主义美学,还有大量俄罗斯的构成主义。

由于这些雕塑明显具有被动性,它们实际上与行为艺术有很密切的联系,由你,即观众,扮演着表演者的角色。因为在有关艺术家看来,只有当我们这些观众在室内时,他们那些赤裸裸的作品才真正地“活起来”或拥有了生命。只有这时,雕塑才完成了它们被创作的初衷:影响它们所处的环境,更关键的是,影响环境中的人。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并非仅仅欣赏它们棱角分明的优雅,而且还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如何改变了我们以及我们所在的环境。


《地下》

由极简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他任何时期创作出的任何艺术并无不同。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永远是关于如何从杂乱中理出条理。它可能是风格派网格体系有条不紊的构成原则,也许是立体主义互有关联的平面。即使是达达派的无政府虚无主义,也旨在消除世界上的衰败与颓废以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其目标总是相同的:希望掌控生活。对于极简艺术家来说,简言之,就是希望在使生活规范有序这一点上,起到比过去艺术运动更大的作用。

参与其中的艺术家喜欢创作那些对他们而言具有机械般冷酷特性的严肃作品,对这些作品的制作细节的关注程度之高,堪称痴迷。然而,人们几乎觉察不到艺术家之手和他们的存在。他们站在作品之外,经常把自己的艺术装配得像一件工业产品的样子。当极简艺术家创作雕塑时——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雕塑——生产出的物件丝毫没有什么浪漫气息,如勾起人们联想到艺术家怎样费尽心血地去雕刻一块石头。他们的手没有流血,额头也没有滴汗。别的人倒是可能流过汗、滴过血——电焊的,上螺栓的,安装他们作品的——但不是那些艺术家。他们的工作更像建筑师:制订计划,下达指令,监督生产。如同美国的波普艺术家一样,他们想抹去他们所有的痕迹,去掉作品中任何表露个人情感、主观性或作者身份的迹象。


《坠入》

他们的目的是迫使参观者集中精力应对面前的实物,而不是把注意力分散到作者的个性上。有些艺术家如唐纳德·贾德,甚至不给作品取名,以防名字分散观众对作品的注意力。因此,我们遇到的贾德的大量作品都拥有同一名称——无题,通常只有一个创作日期,以便人们缩小搜索的范围。这可能显得愚钝,可贾德像其他极简艺术家一样,相信应该去除一切无关的细节,他说:“某物所具有的成分越多,这些成分的排序就越成为作品的中心,因而远离了作品本身的形式。”


《无题》

《无题》是一只敞开的、经过磨光的铜箱,高不足1米,宽1.5米多一点。贾德在箱子的内壁涂上了他钟爱的镉红色瓷釉,并且,哦……就这些。《无题》不象征任何东西,也不暗示任何意义。它是一只内壁为红色的铜箱。但它是一件艺术品。所以,它的意义何在?答案是,它仅仅供你纯粹从美学和材料的角度观看、欣赏和评判:它看起来怎样,它使你感觉怎样。没有对作品进行说明的需求——没有隐藏的含义需要寻找。在我看来,这让观众得到了解放。这次,不需要技巧和专业知识,只需做一个决定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豆瓣图书TOP250

现象级现代艺术入门经典畅销书

“脱口秀”版艺术史

威尔·贡培兹带你轻松玩转现代艺术

原价128元,限时5折❗️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