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段萍
为迎接2025年10月17日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南昌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近日连续举办多场“知识产权赋能非遗保护与发展”主题活动,让专业律师团队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首次展开面对面交流。南昌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研究馆员王永鸿表示,这是江西首次举办以法律手段赋能非遗保护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也属于前沿探索。权益保障不仅将推动我省非遗保护进入“快车道”,更将大大激发非遗活态传承的内生动力。
南昌的瓷板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瓷上肖像画、瓷像,是江西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出生于瓷板画世家的南昌画院(南昌美术馆、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专职画家赵建新,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赵建新坦言,近年来在创作中常因诸多限制而感到迷茫。过去,瓷板画创作题材自由,肖像选择广泛。如今,随着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升,创作者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
例如,为提升瓷板画的公众关注度,他绘制了从江西走出的影视明星邓超与其妻子孙俪的肖像。“作品在网络上传播得很广。”赵建新说,“但未经邓超夫妇授权就进行创作,我内心始终感到不安,这样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目前,绘有邓超与孙俪的瓷板画仅作为艺术藏品,保存在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赵建新笑言:“如果有一天邓超真的找上门,就把这幅画送给他,这总能解决问题吧。”
对此,北京盈科南昌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永清指出,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肖像始终存在法律风险。“如果某类作品确有必要创作,且具备较大市场潜力,最稳妥的方式仍是事先取得当事人授权。”
此外,临摹名家名作也是瓷板画创作中常见的方式。日前,某瓷板画代表性传承人因临摹他人作品被指侵权,此事也为赵建新和同行们敲响警钟。
李永清进一步解释道,我国《著作权法》对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较长。“像齐白石等名家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力度更强。在临摹过程中应尽可能融入个人创作元素,避免完全模仿。”
(来源: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