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课程纪实|程阳阳:新时代艺术传媒推广实践路径——以中国美术馆为例


讲座现场

8月19日下午,中国美术馆艺术传媒推广部主任、研究员程阳阳为“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班学员作题为“新时代艺术传媒推广实践路径——以中国美术馆为例”的专题讲座。讲座从数字化技术赋能、强化互动与用户参与、跨界合作与生态构建、聚焦文化内涵四个维度展开论述,系统阐释了美术馆、新时代传媒与艺术传播推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程阳阳基于中国美术馆在艺术传媒推广领域的长期实践成果,遴选代表性案例进行深度解析,为学员在美术馆艺术传播与推广工作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及多元化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授课老师与学员合影


讲座现场

随着新时代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上高度依赖线下展示空间与现场观赏体验的美术馆,如今亦需应对新的挑战:如何有效运用新工具、新平台及新形式进行展览呈现,并借此扩大美术馆艺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其影响力,成为美术馆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程阳阳基于其在中国美术馆的多年工作经验,倡导美术馆应顺应时代发展与公众需求,及时将新媒体作为美术馆重要的宣传手段,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性与优势,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面向公众展示美术馆展览及公共教育活动信息,从而增进公众对美术馆与艺术的深度认知。

“数字化技术赋能”,即构建“云美术馆”平台,实现美术馆线上空间与线下实体的深度融合。新时代艺术推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中国美术馆通过技术赋能,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实现艺术资源的全域共享。

“强化互动与用户参与”,其目标在于吸纳更广泛的受众,并促使其从“被动观赏者”向“主动传播者”转变。新时代传媒推广的关键在于激活用户的参与感。中国美术馆借助多元互动形式,推动观众角色由“旁观者”转化为“传播者”。

“跨界合作与生态构建”,其本质在于突破艺术推广的传统边界。中国美术馆通过跨界联动,将艺术有机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场景,从而显著拓展传播的辐射范围。

“聚焦文化内涵”,关键在于以“时代精神”锚定传播的核心价值。新时代艺术推广的根本在于传递深层的文化价值。中国美术馆始终将“弘扬民族精神、展现时代风貌”作为传播艺术的核心宗旨,以避免技术与娱乐化倾向对艺术本质的消解。








学员提问与分享现场

课堂上,程阳阳为学员们展示了多个由中国美术馆出品的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宣传视频案例,并以明星音频导览名作及经典作品邮票化等创新实践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美术馆艺术传播推广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经验。在互动环节,他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程阳阳建议,地方美术馆应深度挖掘地域性文化艺术资源,有机整合多元媒介进行有效传播;美术馆机构应加强展览文献的系统化整理与学术出版工作,此举不仅能完整保存艺术家的创作轨迹与学术成果,更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献支撑。

编辑 | 杨晓萌

文字 | 李欣蕾

摄影 | 刘科瑶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