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马影后,也是琉璃艺术家,杨惠姗琉璃马雕塑作品特展亮相上海



9月25日上午,“信念决定不凡——从一念,跃腾千里”杨惠姗琉璃马雕塑作品特展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揭幕。展览集中呈现20余件以马为主题的琉璃作品,其中,12件新作首度亮相。展览以多元姿态、鲜明色彩的“骏马”,呈现琉璃工房40年来在琉璃艺术创作与脱蜡铸造工艺上的积累。

马的不同能量与气韵

步入展厅内部,《卓越》《炽热》《信念》《飞扬》四件中大型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杨惠姗解释,这四件作品创作灵感源于天地间的“风、火、山、气”四种元素,展现马的不同能量与气韵。“《卓越》这匹马远远看去非常写实,它全身紧绷往前冲,速度快到让鬃毛整片往后飘扬。近看,会发现更特别的细节——它飞扬的鬃毛里,隐藏着8匹小马。它们或昂首、或飞奔,像是力量的延续。这匹马以一己之力,带领群马一起奔驰向前。”



《卓越》。阮佳雯 摄

《炽热》展现8匹神态各异的马,有的领军冲锋,有的作为中坚力量,稳步推进,有的在后方守护压阵,各司其职,表达团结一致、燃烧不息的集体信念。杨惠姗告诉记者,《炽热》的创作经历无数次失败,“8匹马,32条腿,每条腿只有小拇指的一半大。一旦有一条腿在烧制过程中损坏,整件作品就作废了。”


《炽热》。阮佳雯 摄

《信念》所呈现的这匹马倾斜接近40度,整体打造了骏马奔跃在蓝绿山峦的场景。这件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马匹的颜色,从马头到尾巴是浓紫到淡紫、淡紫到透明的“渐变色”,这意味着烧制过程中需要极其精准地“控温”。杨惠姗介绍,《信念》烧制过程需要12次以上的控温观察,保证温度在789到803摄氏度之间,否则就会“串色”。


《信念》。阮佳雯 摄

《飞扬》则是对汉代天马意象的当代诠释,也是对“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精神致敬。


《飞扬》。

《如水,驰骋不息》展现两匹骏马一前一后自浪花中跃起,四蹄强健,昂首向上,鬃毛似云似浪,飞腾于天与水之间。


《如水,驰骋不息》。

《荣耀之巅》并非凡间的马,而是人类心中所想象的神骏。整体造型色彩斑斓,犹如朝霞盘旋天际,骏马侧首昂扬,鬃毛如云烟翻涌,与光影连成一线。


《荣耀之巅》。

表演和雕塑,是同一件事

杨惠姗曾两度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1987年,她决定息影,投身琉璃艺术,创建琉璃工房。在她眼中,琉璃工房就像一部电影,传承民族文化就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尽管离开了电影行业,但杨惠姗认为表演的经验对这些年从事琉璃雕塑提供很多帮助,“表演和雕塑,其实是同一件事。”她以作品《飞扬》为例,这匹马的原型,来自汉代一个模糊的壁刻,只能看到优雅的线条,但当这匹马成为立体的雕塑后,杨惠姗为其赋予了更丰富的表情,“这匹马的姿态、它抬起的腿膝,体现的是类似芭蕾舞者的美感。我要做的,就是在雕塑过程中扮演这匹马、成为这匹马,捕捉它的肢体动作所呈现的情感与美感。”


杨惠姗创作《炽热》。


展览现场。阮佳雯 摄

为什么选择琉璃?杨惠姗回答,琉璃在脆弱与坚韧之间、凝固与流动之间,诞生了一种新的存在。这种矛盾的特质,恰如她对马的印象——优雅与狂野并存,温柔与力量共生。杨惠姗表示,“1987年至今,琉璃工房总共创作了59匹马。‘信念决定不凡——从一念,跃腾千里’系列作品延续了琉璃工房的创作传统与坚持。这些马不只是雕塑,它们更像是我们一路走来的写照。”

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参观,展期至12月中旬。

原标题:《是金马影后,也是琉璃艺术家,杨惠姗琉璃马雕塑作品特展亮相上海》

栏目主编:张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阮佳雯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