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活”起来了(看台人语)

居所,为人们提供了遮蔽和归属。微纪录片《中国民居(第三季)》的摄制团队走进贵州黔东南、青海三江源、广东江门侨乡和中国香港,以敏锐的镜头、生动的访谈、详实的图文资料和温情的人文关怀,为观众呈现了广袤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人们如何选择、营造和传承他们的“家”。

纪录片最让人着迷的,是它以轻快的节奏呈现了那些令传统民居“活”起来的本事。贵州侗寨的掌墨师一边用传统笔法勾勒出精确的墨线,一边通过社交网络展示技艺、为团队招揽新的伙计,老手艺焕发新生命。现代技术也使枯燥的建筑原理生动明了,创作者将动画模拟、历史地图与实景影像多层叠加,干栏式建筑怎么搭、唐楼里的生活动线是什么,观众一目了然。

现代工具帮老师傅省力提效,新媒体让老手艺被看见,海外华侨通过继承房屋找回祖辈记忆……观众得以感受到,以传统民居为代表的宝贵遗产,积淀着人们的勤劳和智慧,摆渡人们从当下到未来,会以更鲜活的姿态伴随人们的生活。

(北京市海淀区 苏 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6日 20 版)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