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丨这三种人,值得深交一辈子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我们这一生会与许多人相遇,有的擦肩而过,有的握手相交。

好的缘分,是彼此滋养。

你汲取智慧,他收获成长;他给予真诚,你回馈坦荡。

遇到这三种人,请深交一辈子!

既能同甘,也能共苦

《史记·汲郑列传》里,有这样一句话道破人际交往的真谛:“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在你风光得意时,陪你吃喝玩乐的人,未必靠得住;

当你跌落谷底时,愿意伸手拉你一把的人,才真正值得深交。

管仲困厄时,鲍叔牙解衣推食、代其偿债;范仲淹贬谪时,滕子京千里寄书。

从春秋管鲍之交到北宋文人之谊,总有些情谊在岁月沉浮里愈发澄明。

真正的交情不是在平日里称兄道弟,而是在生死关头依然并肩;

不靠顺遂时的甜言蜜语维系,却以困境中的肝胆相照为证。

愿我们既能做他人生命里的彩虹,更愿成为彼此风雨中的伞。

在顺境中簇拥的鲜花,终会随季节凋零;唯有逆境里坚守的暖意,才能酿成岁月陈香。


愿意包容,绝不妒忌

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

这种扭曲的嫉妒心像毒草,专在熟人土壤里滋生。

他们假意嘘寒问暖,实则暗中丈量得失;表面附和赞美,心底却在计算差距。

但其实,真正的好朋友,会真心为你的成就感到骄傲,也会真诚地提醒你改正缺点。

别人只看见你的风光,而他们明白你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妒忌是心田的蛀虫,啃噬着本可美好的关系;包容却是心灵的沃土,孕育着更辽阔的格局。

愿我们都能成为他人生命里的光:见他人得志不遮眼,遇自己失意不红眼。

当嫉妒的荆棘化作包容的藤蔓,人生自会生长出更茂密的绿荫。

相处舒服,无需多言

《易经》里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意思是,声音相同,才能产生共鸣;气味相同,才会相互融合。

人与人之间,也藏着看不见的磁场。

竹有竹的清气,兰有兰的幽芳,气味相投者自会互相寻见。

很认同这样一句话:越是要好的朋友,相处起来,越讲究舒服。

真正契合的关系,从不需要刻意讨好。

就像榫卯相合的木器,不必用钉子强固;溪流汇入江河,无需堤坝硬堵。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淡不是冷漠,是看透烟火气后的从容;水并非寡味,是涤尽浮华后的本真。

舒服的关系里,每个灵魂都能在对方眼中看见自己最澄澈的模样。

最好的情谊,从来不是用力维系,而是两个圆以恰好的距离重叠,既保持独立,又共享光芒。


人生之幸,莫过遇人如斯:

风雨里撑伞的手始终温热,成就前鼓掌的心永远赤诚,沉默中交汇的目光无需言说。

若得此三友,当以岁月为盏,敬山河远阔,更敬人间值得。

本期编辑 | 孙渴

©人民论坛新媒体出品

资料来源 | 洞见、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简书等;图片已获授权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