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神——张其凤书法艺术展”在青岛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2025年9月21日上午10点,“两面神——张其凤书法艺术展”在青岛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标准草书学社、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青岛市文联主办,青岛画院、青岛市书法家协会承办,青岛市高密商会、山东师范大学江苏校友会、潍坊海岱刘墉文化研究院为后援单位。



开幕式现场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主要有:一是以谭悦新中将,刘焕民、吕先景、穆若志等少将为代表的部队首长;二是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左中一,安徽省书协原主席张学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徐利明,上海市书协主席丁申阳,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胡传海等为代表的外地专家学者;三是以山东省书协副主席邹方臣,江西省书协原副主席、江西省文史馆馆员杨剑,湖南省书协副主席、湖南省画院副院长袁绍明,湖南省书协副主席、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罗红胜等为代表的各省书协副主席;四是以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京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程渤,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锁强,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孟宝跃,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李贵明为代表的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五是以李强(李妙染)、李胜春、郭洪豹、孙勇、陈维、王树新为代表的外地中青年实力派书家,以及江苏省收藏协会名誉会长贺超兵、《大众书法》主编陈新、《中国艺术报》项目策划伊红梅等为代表的重要人士;六是以青岛市文联党组书记徐树成,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美协主席张风塘,山东省书协副主席、青岛市书协主席、青岛画院院长郭强,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书协名誉主席刘咏,青岛市美协副主席、青岛画院副院长赵峰,青岛市书协顾问赵善亭、杨乃瑞、刘健,青岛市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高岩,青岛市书协副主席张颖、青岛市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慧斌,青岛市书协副主席、青岛市新文艺群体协会副主席张紫溪,青岛市书协主席团委员胡军、张长伟,青岛市书协秘书长王德成,青岛市书协副秘书长、书法学博士刘春雨等为代表的本地的书法专家;七是来自江苏、安徽、北京、青岛、潍坊及周边地区闻讯而来的广大书法爱好者群体。


山东省书协副主席、青岛市书协主席、青岛画院院长郭强主持开幕式


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美协主席张风塘致欢迎辞


中将军委办公厅原主任、原总后勤部副部长谭悦新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徐利明致辞


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书协理事、宿州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胜春致辞


南京市青年书协副主席、江苏省直书协副秘书长、南京印社副秘书长郭洪豹致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张其凤致答谢辞


赵峰副院长代表青岛画院接收张其凤教授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


原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左中一宣布展览开幕

整个开幕仪式由郭强主持,张凤塘、谭悦新、徐利明、李胜春、郭洪豹先后致辞,张其凤致答谢词,左中一宣布展览开幕。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一众书法爱好者们挤在一幅幅精美的书作前争相观看,更有甚者一边观看一边用手临空摹写,浓郁的书香气与鼎沸的人流声融为一体,甚是奇妙。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是张其凤教授应青岛市委宣传部之约,携带近期创作的170余幅作品,尺幅大有丈二整纸,小则盈掌不及;字的个头大者一米见方,小的仅有蝇头之微;碑的雄强厚重沉涩与帖的秀逸文雅流畅在展厅内并峙;来自传统的古风与受到时代启迪的现代感交相辉映。书体楷行草隶均有,风格多样,遒劲者如苍松劲健、柔嫩者如新竹清嘉。狂草苍莽者连绵如排天巨浪、小楷小草细腻者如春雨润物般静谧……完美地展现了其“一人多体,一体多面”的创作主张和“两面神”的创作思维模式。据悉,“两面神——张其凤书法艺术展”先在美丽的岛城展出,接着应邀将在各地巡展。



展览现场

下午在王朝大饭店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有张学群、徐利明、丁申阳、胡传海等近五十人。会上大家一致对本次展览立意高远,别开生面,风格多样、对比强烈、反差巨大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这是近年来极为罕见的一场优秀展览。当代的书法家,擅长理论的,多不擅长创作;擅长创作的,又多不兼擅理论,张其凤教授的创作与理论不仅兼擅,而且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全国瞩目的当代书坛人物。他这次展出的真、草、隶、行四体书法都在古法的继承与现代新风气的开拓上,在碑与帖等多种审美风格的极致化对比当中显示了庞大的思想容量和对多种书法手段娴熟的驾驭能力,体现了他高超的创作意识和超凡的创作能力。




研讨会现场

书家简介


张其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教育部中国书法指导委员会委员,潍坊海岱刘墉文化研究院院长,北美书协艺术顾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外审专家,《光明日报》国学版评委、中国社科立项鉴定成果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霍英东基金奖评委、教育部社科立项通讯评审专家,多次担任(江苏、上海、浙江、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省级社科基金立项及优秀成果评委、江苏紫金文艺奖评委。

书法作品曾获得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二届兰亭奖(艺术奖)、第四届兰亭奖(佳作奖),参展“伟业展”“征程展”,入选、入展或应邀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20次。出版《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荣宝斋出版社2001年)、《宋徽宗与文人画》(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清代诸城刘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3年)、《中国绘画史的五大流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年)等18部著作。在《中国书法》《江苏社会科学》《艺术百家》《美术与设计》《美术观察》《社会科学辑刊》《孔子研究》《文史知识》《中华书画家》《山东社会科学》《西泠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21篇。论文《当代书坛三大误区略论》入选《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批评卷》(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书协成立28周年献礼而由荣宝斋出版社印刷的论文集)。受中国书法家协会委托,作为首席专家,撰写中国文联组稿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2019》之“书法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艺术造型研究》《美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收录。2013年《清代诸城刘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华书局出版)一书所在书系获省社科优秀成果重大成果一等奖,2015年《中国名门家风——诸城刘氏家风》一书所在书系获省社科二等奖。论文曾多次入选国际、国内书学大会并作大会发言。

在书坛上提出并实践“两面神”创作主张的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师造化”创作模式,现有“高音系列”“云烟气象”与“万物美态”三个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


























高清作品选刊


《倪瓒·题画诗》123×245cm


《郑板桥·闲居》123×245cm


《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句》60×18cm×2


《储光羲·咏山泉》123×245cm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123×245cm

《张至龙联句》 69×8cm×2

《张斛联》《贾岛·寻隐者不遇》60×18.5cm×2 34.5×34cm

《吴伟业·题画》34.5×34cm

《素心若雪》38×35cm

《苏轼·题西林壁》34.5×34cm

《超然尘外》138×35cm

《苏轼·琴诗》34.5×34cm

来源:墨池艺术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