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第三届全国高校工艺美术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共同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联合承办,以“创新传承·双向赋能”为主题,集中展出全国118所高校的180余件优秀毕业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涵盖首饰、雕刻、漆艺、纤维、金属、陶瓷、玻璃、文创设计等九大门类,全面呈现传统工艺与当代创新的深度融合,系统展示我国高校在工艺美术领域的教学成果与学术水平。
参展作品在材料运用、技艺探索和观念表达上展现出青年一代的创造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吴晓霏的纤维作品《石杼·游影》以两万根扎带重构太湖石形态;福州大学苏涵的玻璃作品《精卫》借神话意象传递不屈精神;中央美术学院谢紫钰的首饰作品《繁与简》融合东方哲思与西方构成主义,探索形式之美。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吴晓霏 《石杼·游影》 纤维艺术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 苏涵 《精卫》 玻璃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 谢紫钰 《繁与简》 首饰艺术
数字技术的应用成为亮点。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刘瑞雨的《木韵镶清》运用参数化设计与CNC技术打造锡制花器;云南民族大学宋会迪的《云丝鹤影》结合3D打印与传统花丝工艺,关注生态保护;清华大学付添一的《器默录》则以“科技文物”为概念,引发哲学思考。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刘瑞雨 《木韵镶清》 文创设计
云南民族大学 宋会迪 《云丝鹤影》 首饰艺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付添一 《器默录》 金属艺术
作品还积极回应社会议题。中国美术学院马卓雅的《进》表现个体突破束缚的精神力量,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陈传蕊的木雕《风华流沙》反映现代人的情感状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皇甫文心的《蒲》,以金属艺术重构蒲公英的轻绒形态,隐喻生命“野火烧不尽”的恒久张力。此外,广州美术学院揭素梅的《飞鸟集》从敦煌壁画风化痕迹中汲取灵感,景德镇陶瓷大学洪文澜的《礼乐时代》以陶瓷窑变再现青铜编钟的礼乐精神,展现非遗文化的当代转化。
中国美术学院 马卓雅 《进》 玻璃艺术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陈传蕊 《风华流沙》 木雕艺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皇甫文心 《蒲》 金属艺术
景德镇陶瓷大学 洪文澜 《礼乐时代》 陶瓷艺术
图文来源于主办方
编辑 | 刘 晶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