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轮再次“起航”,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登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金萍 深圳报道

9月28日,中国首部深圳原创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举行全球首演新闻发布会,据了解,该剧10月1日将在焕新后的深圳蛇口“明华轮”全球首演。

明华轮原名Acerville(昂塞维尔号),1962年由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为其剪彩下水,作为专用豪华邮轮。1983年,明华轮停泊深圳蛇口,作为外商、港商来深投资发展的住宿和接待场所。1984年1月,邓小平登上明华轮并为其题词“海上世界”,明华轮从此成为深圳的地标,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

2023年初,明华轮进入休整期,启动项目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升级。据了解,明华轮改造后船内总经营面积15000㎡,内含一个沉浸式剧场(4600㎡)。改造后的明华轮将以“沉浸式演艺综合体”为独特模式,以沉浸式戏剧结合主题商业,为大湾区文化艺术地标再添新地。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造升级后的明华轮,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就是中国首部深圳原创的结合船舱空间量身定制的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

《交易人生》由招商文化携手英国顶级剧团“壁虎剧团”艺术总监Amit Lahav共同制作,是深圳市委宣传部支持打造的新的城市文化名片,也是深圳建设“国际演艺之都”的一次重要实践。

该剧历时1000天跨国打磨,从全球2000名候选者中,精心挑选出36名来自12个国家的顶级中外演员联袂呈现。其创作灵感源于歌德的《浮士德》和果戈里的《外套》。

在身体与舞台语言方面,一是极高强度肢体表演,舞者/演员接受严格的身体训练,动作幅度大、节奏精准,兼具舞蹈与杂技的力量感。二是同步与集体意识,舞者群体动作如同一只“有机体”,仿佛共同呼吸、共同行进,展示潜意识的集体力量。三是即兴与创作融合,该剧在排练过程中演员共同参与编创,表演过程极具个人特色,每个角色均富有演员个人风格。

在视觉与空间设计方面,设置电影化舞台,灯光、布景和动态投影形成强烈的空间感,像一部无声电影在眼前发生,船体被拆解为8个“盗梦空间”。舞台“机关”丰富,旋转平台、移动墙面、隐藏式机关让场景在瞬间变化,制造惊喜和张力。音效具包围感,原创配乐、现场演奏与环境声交织,令人耳目一新的沉浸体验。

此外,开放式探索多线剧情、互动随时发生。观众根据剧情引导置身于场景中,可以跟随不同的角色轨迹探索各种可能性。在同一时空内多个角色命运同时上演,观众无法一次了解全部,但不会错过核心剧情。演员会即兴邀请观众参与互动、每个角色都有支线剧情副本、道具中充满线索,待观众发掘探索。8个场景、近3000件道具 1:1还原复古巴黎,每一个场景都仿佛独立的平行宇宙,实景呈现高度还原,绝大部分道具在欧洲中古及二手店海淘而来,“细节控”不担心观众拿着放大镜观看。

据了解,内测以来,首批观众好评如潮。比如“人生必看清单”、“一生不可错过”、“国际顶级水准制作”等等。目前尚未正式首演,前两周(10.1-10.14)门票已基本售罄。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深圳市结合深圳当下“奋斗者”文化精神内核,推出该剧目,一是填补了深圳沉浸式肢体剧演出市场的空白,二是中外艺术家国际合作创排,符合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三是焕新发展,在明华轮难以为继的老旧商业模式上,用艺术语言提升空间场域价值。四是扩大海外影响,通过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开启沉浸式戏剧的创新实践,吸引大湾区乃至全球观众“跟着演出去旅行”。

今年5月,《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重磅发布。今年8月,深圳印发《深圳市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包括演艺精品创作、票务平台建设等在内的事项予以资助支持。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