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态成为方法,当设计超越边界,我们要怎样去想象与重构一座城市的未来?
当一座城市的发展范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设计又将如何担当?
9 月25 日至28日,答案将在黄浦江畔徐徐展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将以“设计无界,生生不息”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践行其“构建全球设计创新合作平台、探求设计驱动新质发展之路”的使命愿景,全力打造生态设计风向标、时尚生活新范式、产业创新策源地。
这不仅是一次全球设计智慧的汇聚,也是作为“设计之都”的上海十五载创新实践的集中呈现,更将回应一个时代命题:在人与自然关系面临深刻重构的今天,设计如何超越自我,才能成为驱动城市向“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方向演进的核心力量。
聚焦生态设计
本届大会的核心亮点之一,就是将“生态设计”的议题推向中央舞台,将其视为驱动系统性变革的方法论。这不再是设计实践中简单的材料替换或技术优化,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
当今,设计已成为推动城市转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力量。7 月14 日至15日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界定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这一目标定位。其中每个维度的优化与完善,无疑都需要设计的深度参与。8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是提出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与生态设计息息相关的工作要求。
上海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全球设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领者,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在生态设计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实践,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城市生态建设模式。
在政府端,通过《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产业端,以上汽、宝武等龙头为引领,将“双碳”目标融入产业设计实践;在载体端,打造西岸智慧谷、杨浦滨江“绿创岸”等示范集聚区;在消费端,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鼓励绿色生活方式,对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实施专项补贴……
作为上海对话全球设计的核心活动,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更是搭建了引领潮流、共谋生态设计的大平台。
事实上,对生态设计的关照,是WDCC的一贯主张。在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上海牵头组织全球设计领域的意见领袖,向世界发出面向未来的设计主张——《2024世界设计之都上海宣言》。其中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推动设计原则转向生命网络的“人与自然协同”,并提议将每年9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人与自然设计日”。
对生态设计的日渐强化,同样体现在大会历年的主题中。从2022年的“设计无界相融共生”,到2023年的“设计无界造化万象”,再到去年的“设计无界新质生长”,以至今年的“设计无界,生生不息”……逻辑相承的大会主题构成内在演进的话语体系,根植于中国哲学文化深处的“生生”思想,凝结着两千多年的思想旨趣与生命关切,在世界设计之都的舞台上,彰显着鲜明的文化主体性,向全球敞开了新的阐释空间。
这里的“生生”,首先是一种新伦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技术进程,更是社会进程。大会呼吁用来自中国的“生生之理”哲学,重构人类的底层认知与价值逻辑;“生生”,也是一种新愿景、新路径、新关系。它描绘了如何通过设计,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协同的美好生活新图景;“生生”,更是一种新动能。人与自然的交互是社会、产业和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生态设计”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问题,而非答案。在历史内蕴与当代意识的烛照下,来自全球设计领域的顶尖大咖,将在产业绿色化转型、主张可持续时尚的背景下,共同研究破题。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将作“引领全球绿色设计发展”主旨演讲,“蓝色经济之父”冈特·鲍利将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娄永琪展开“蓝色经济2.0”对话;国际设计百人论坛将推动成立生态设计专家委员会,力邀约翰·萨卡拉等全球可持续设计大师讨论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等新话题。
在大会上,新主张将与新实践并置,形成生态设计的闭环。大会集聚了近百家共创伙伴、分60 多个展区、超3000件展品,以“生态—生产—生活”三大联动板块,展示产业如何将工业文明嵌入生态网络,以及在时尚、生活、城市更新等方方面面,低碳、循环、共生与互惠进化的生态设计理念如何落地生根。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专门策划了生态设计主题展区。主题展区以学术和文献的方式演绎大会主题,从线性消耗到循环共生,从空间占据到生态嵌套,从技术应用到系统修复,展现资源循环与闭环设计如何重塑生产-消费系统、城乡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融合路径、以及科技与设计协同修复生态的潜力。
展览一 始一终,戏剧性地并置了福特T型车——世界上第一辆大规模流水线装配作业汽车,以及由远景科技提供的用回收垃圾创作的Formula E艺术车,不仅展开了一场跨越120年的对话——从化石能源走向智慧清洁能源的科技和产业变革;更试图表明:唯有用人文艺术之心驾驭技术创新,实现人与自然生命网络的融合与和谐,人类才能超越生存危机,不断开创生生不息的全新文明。
触发无界网络
惟新求新是设计的灵魂。新愿景、新理念、新风尚、新方法、新群体、新展项……构成了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万花筒”般的丰富景象。
与此同时,历时四届的大会,逐渐形成稳定、成熟的办会模式——大会今年将按照“12255+X”架构呈现。即:1 场开幕式,上海和海外2大展览布局,国际设计百人论坛、全球创意城市设计论坛2 场主题论坛,工业、建筑、时尚、数字、服务等5 大设计领域专题论坛,5大产业生态系列专场(供需对接、投资促进、新品发布、时尚秀演、人才招聘),以及X场全城和海外联动活动,为国内外各类主体参会提供多元化选择。
根据上海市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总体部署,大会首次启动上海青年创意设计人才“U35计划”。重点聚焦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数字设计、服务设计以及创意管理等领域,发掘培育一批青年创意设计人才。目前,已累计收到近300份申请,共遴选出35名入选者,将于大会期间推出,为上海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建设筑牢人才底座。大会还将首次举办“设计之夜”,为设计师打造属于自己的行业盛典。邀请投资机构、时尚品牌、国际专家、本土设计师等,从不同角度分享在上海推动产业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生动实践,展现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澎湃活力。
历时四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秉持着对“设计无界”的坚守,面向全球设计领域,不断触发更广泛的链接,激发更强劲的潜能,启发更深刻的思考,引发更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深度链接全球的平台,对话无界。
本届大会云集中外大师,共话设计未来。邀请设计领域3大国际组织主席(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联盟、国际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世界绿色设计组织),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等国际顶尖设计院校校长,Jimmy Choo、约瑟夫·卡班、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坂茂等设计大师,以及国内外院士大师、领军企业和设计师代表近1000名演讲者,分享5 大设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在这一设计智慧奔涌的平台,创意无界。
自2 020年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上海市联合发起的全球性设计竞赛——“上海设计100+”面向全球持续发掘优秀成果,今年已有来自中、美、英、法、意、巴西等17 个国家的2600余件优秀作品参与角逐,入围项目水准创历年新高,全景展现了设计“赋能产业、点亮生活、服务城市、洞见未来”的行业新趋势。大会期间,将隆重揭晓2025“上海设计100+”4 项年度大奖和Top 100项目,并为其举办发布会、专题展出和产业对接活动。
在这一跨界交互共融的平台,行业无界。
大会充分发挥领军企业、行业组织、专业媒体等力量,围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数字设计、服务设计五大前沿领域,举办AI+设计、国货潮品、谷子经济、银发经济、广告设计、食物设计、美丽乡村、设计教育、青年创意、女性力量等40余场专业设计论坛,共探行业趋势。此外,还将策划五大产业生态专场,围绕项目、金融、人才等创意设计产业链核心环节,开展20 余场生态专场活动,为参会、参展企业链接更多创新要素。
在这一持续引领风潮的平台,场景无界。
今年大会展览着重为市民打造“时尚生活新范式”,展示一个个由设计驱动的新消费场景。智慧出行方面,汇聚智己LS6超级增程、沃尔沃XC70插电混动、蔚来第三代ES8等刚上市的新能源智能车型;消费电子方面,华为、小米将展出新款折叠屏手机,Xreal和星际魅族将展出新款AI+AR智能眼镜;时尚服装方面,邀请著名设计师展出高定礼服,之禾、地素、蔓楼兰等领军品牌将展出都市时尚系列和国风优雅系列;珠宝首饰和文创潮玩方面,老凤祥的“盛唐风华”系列和法国DJULA“荆棘玫瑰”系列交相辉映,泡泡玛特、布鲁可、乐高、开天工作室将带来新款文创产品和潮流玩具……
设计与城市共生
2025年,适逢上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UCCN)并荣获“设计之都”称号十五周年。
15 年来,上海面向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目标,全面推进以设计“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城市活力空间、优化社会公共服务、点亮市民美好生活、共铸上海城市品牌”,政府引导、企业落地、人才支撑、空间承载、活动催化、国际合作等环节各展所长、同频共振,设计产业创新生态日渐完善,交出了作为“世界设计之都”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创意设计产业规模实现从4724亿元到超1.6万亿元的跨越,设计企业集群覆盖航空航天、AI、医疗器械等20 余个领域,累计培育21 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每年遴选推广“上海设计100+”优秀设计成果、产业转化超过2500亿元,每年超10场国际级创意设计盛会在上海举办,本土设计成果频频亮相全球顶级创意活动,“国际设计百人”专家大师携年轻设计师竞相涌现,“工业、建筑、时尚、数字、服务”五大设计协同推进,“城市处处有设计,生活处处有设计”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产业到生活,从微观至宏观,15年来,设计改变着这座城市的空间肌理,更重构了产业形态、生活方式,及其与全球对话的话语体系。
今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将重磅发布上海“设计之都”建设15周年发展成果,并以“生城未来”主题展厅的形式,展示这座“设计之都”的生命力与生长路径。展厅采用“溯源-解析-链接”的递进式叙事线索,依托四个相互关联的核心展项,展现城市温度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脉搏。
置身于全球创意城市的活力网络中,上海还将在大会中邀请英国邓迪市、意大利科莫市、日本名古屋市、沙特阿拉伯阿尔阿萨市、北京、深圳等30余个全球创意城市代表参会,共同交流“设计之都”的建设经验,共商未来发展之路。
设计从未像今天这般,成为我们打开未来的一把钥匙,成为我们如此期待未来的一个动因。展望未来,上海将继续以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建设为目标,推广生态设计理念,构建全球交流平台,完善设计创新生态,让明天因设计更多彩。
原标题:《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明日开幕:设计无界,共塑“三生”协同新图景》
栏目主编:崔家琛 文字编辑:崔家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霍璟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