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约定》演绎抗战烽火中的家国大爱

江南时报讯(记者 邓雯婷) 近日,大型抗战题材柳琴戏《约定》在徐州展览馆小剧场上演。该剧由徐州演艺集团与市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出品,江苏省柳琴剧院创作排演,是江苏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



《约定》以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为背景,细腻刻画了烽火岁月中平凡人物的命运抉择与情感羁绊。作品借助韵味悠长的柳琴唱腔,融入徐州方言和本地地标元素,用乡音乡情演绎了一段超越生死、荡气回肠的家国大爱。剧中,女主角从期盼爱情的少女逐步成长为革命英雄的心路历程,令人信服地展现出革命精神与个人情感相统一的过程,使“革命”不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融入具体的人物生命和情感活动中。

据悉,《约定》采用“人物成长型”叙事策略,综合红色历史剧和传统情感剧的双重语汇,将革命故事与爱情故事完美结合。作品以轻喜剧风格定位,力图打破那种凝重、严肃、千人一面的革命题材历史剧套路,尝试以一种轻快、活泼,带有一些夸张、幽默色彩的民间风格视听样式来进行“革命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使革命英雄的主题不再以沉重、悲壮的面貌出现。

为了让剧情更贴近当代观众,该剧在唱腔设计上保留柳琴戏特色,同时融入现代音乐元素,适时烘托了剧情。“徐州老少爷们,不怂”等徐州味对白,“户部山的菜馆,回龙窝的酒楼”等彭城七里地标元素,将本地观众深深带入。

柳琴戏作为徐州地方剧种,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扶持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约定》是在《彭城儿女》《窑湾往事》等优秀作品基础上的艺术拓展之作,以其丰厚的文学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传统戏曲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徐州展览馆小剧场近距离呈现的特性,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剧情的张力和柳琴戏唱腔的魅力,助力传统戏曲以更鲜活的模样走进寻常百姓家。

江苏省柳琴剧院院长韩梅告诉记者,剧院将根据首演反馈进一步完善提升,启动巡演计划,走进校园与社区,在一次次演出中持续提升艺术水准,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