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带的反击

波士顿乐队(Boston)1976年的首张同名专辑是摇滚史上最畅销的处女作之一,其标志性的清晰、多层且富有冲击力的吉他音色被称为“波士顿之声”。然而,这传奇的声音,竟源于一次重大的录音事故。

乐队的 mastermind 汤姆·舒尔茨(Tom Scholz)当时还在波音公司做工程师,他在自家地下室用自建的多轨录音机进行创作。在录制代表作《More Than a Feeling》时,他遇到了一个灾难性问题:由于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母带上的高频部分被严重抹失了。这意味着所有精心录制的高频细节——镲片、吉他的泛音、人齿音——都变得模糊不清。

绝望之下,舒尔茨没有选择重录(那将耗费巨大且可能无法再现灵感),而是决定用工程师的思维“修复”它。他运用了各种均衡器、压缩器和噪声门等外部设备,极端地增强中低频,并人工地重塑和突出剩余的高频信号。这种非常规的、近乎破坏性的后期处理,意外地创造出一种极其厚重、饱满、仿佛从墙壁中扑面而来的吉他音墙,听起来既有力又异常清晰。

唱片公司的高管们听到小样后,完全被这种前所未闻的声音震撼了,他们以为这是某个顶级录音室的杰作。这张因祸得福的专辑最终在全球卖出了超过1700万张,其处理技巧被无数后来者研究和模仿。一次技术灾难,就这样被天才的逆转为摇滚乐定义了一种全新的、标志性的声音景观。


(文化责编:拓荒牛 )
标签:卡带的反击
2025年09月17日 06:02[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