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音破圈入校园 《黄道婆》东华大学再现纺织传奇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9月13日报道:9月13日,东华大学变身非遗现场。海南省琼剧院携原创琼剧《黄道婆》重磅登陆,以“非遗市集+专场大戏”组合玩法,让七百年前的“纺织女神”黄道婆,重回故乡松江。


非遗市集:传统手艺变身“青春派对”

下午,大学生活动中心秒变大型“非遗种草”现场。琼剧快闪率先炸场:《七品芝麻官》《春草闯堂·赠银》《张文秀·荣归》……经典片段一连嗨唱,年轻演员功力十足,现场掌声连连。



在黎锦织造展示区,黎族传承人端坐腰织机前,双手在经纬线间娴熟穿梭,图腾纹样渐次显现。“原来每一条黎锦都在讲述故事。”一位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感慨,“这些图案承载着黎族的历史记忆。”

与之呼应的是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展演。传承人操作三锭纺车,完整展示从棉花到纱线的工艺过程。亲自体验纺纱的学生感叹:“看似简单的动作,竟需要多年练习,让我对传统技艺的精湛有了更深理解。”


文创区更是人头攒动。黎锦书签、帆布包、黄道婆主题周边……传统纹样混搭现代设计,好看又好用,同学们一边选购一边感慨:“这才是国潮该有的样子!”

海南省琼剧院副院长黎旺现场“揭秘”:“此次展示让师生直观感受到黎族文化的精湛与深邃。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开放的方式,推动海南非遗与全国乃至世界的对话合作。”


专场演出:讲述黄道婆的故事,沪琼文化“双向奔赴”

入夜,锦绣会堂座无虚席。灯光暗下,螺号声起——大戏开场。少女黄四娘在雨中绝望哭诉,一句“世上已无亲爹娘”直接让人泪奔;崖州黎族姐妹出手相助,榕汁止血、竹床养伤,细节里藏满民族善意与智慧。


高潮处,宋五哥为救人海上殒命,黄道婆痛彻心扉唱出“你护我一程,我念你一生”,当她最终研制出三锭纺车时唱出的那句“五哥,我做到了”又让所有人泪中带笑,掌声雷动。

青年演员林艳从少女演到白发,情感层层递进,演技全程在线。她说:“能在东华演黄道婆,像带她回了‘家’。”


来自东华大学的赵老师激动地表示:“作为松江人,我从小听黄道婆的故事,但今晚,她是‘活’的。这不仅是看戏,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创新教育课。”

海南省琼剧院院长杨济铭表示,这不是普通进校园,而是一次非遗创新实验,用“展演+展示+体验”多维玩法,打破戏曲“圈层”,真正让年轻人走进琼剧、看懂黄道婆。


这也是一场沪琼文化的“双向奔赴”——黄道婆从上海到海南、再把技艺传回江南,本身就是一段文化融合的佳话。今天我们用一台戏、一场市集,续写这段千年之缘。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传统也可以很潮很燃。只要找到对的表达,琼剧、黎锦、古老技艺,完全能在年轻人中“圈粉”无数。


东华之行暂告一段落,但《黄道婆》的旅程还在继续。据悉,9月16日,它将登上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大舞台,向全国观众展现琼剧的非凡魅力。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