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书画鉴定与价格评估人才培训”的学员们赴天津博物馆和天津美术馆考察学习,完成了最后一次集中教学。至此,该项目为期35天的集中授课阶段顺利结课。
学员在天津美术馆考察,完成集中授课阶段的最后一课
据项目负责人、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任军伟介绍,此次培训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国家画院作为项目主体单位,旨在打通书画研究、艺术市场与管理、美术教育之间的壁垒,着力培养面向书画鉴定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训依托中国国家画院在艺术研究、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播方面的深厚基础,对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学员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规划,全方位地保障了项目的高质量实施。
课程设置体系科学
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本原则,此次培训的课程设置涵盖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书画史、书画鉴藏史、书画真伪鉴别、书画定价方式与策略、艺术品市场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同时设置实地考察与专家指导,强调知识体系与市场实操的深度融合。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为学员讲授开学第一课:中国书画的文脉守护
课程首先从中国书画史论入手,深入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各流派的艺术风格、笔墨特征与演变规律,并对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书画作品的伪作和原作,为学员建立起坚实的书画作品断代与辨伪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课程还设置了艺术品市场分析、价格评估体系、投资策略与法律实务等模块。专家们引导学员结合书画真伪、艺术价值、市场供需及流传著录等多个维度,对书画作品进行科学、客观的真伪鉴别与价格评估,解开艺术品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密码”。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文化传承发展教研室主任李勇刚为学员讲授“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课程
尤为重要的是,课程设置了为期10天的现场教学与艺术考察,以沉浸式教学的方式带领学员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画院、文物交流中心等各类文博、艺术机构,并拜访重要的私人藏家。通过专家讲解和零距离观摩大量古今书画真迹、高仿品乃至典型赝品,学员的“眼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淬炼和提升。
现场教学与考察
师资力量名家云集
鉴定界与市场领域权威专家齐聚,是此次培训师资情况的鲜明特征。该项目授课专家涵盖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高校知名学者、文博机构研究员及拍卖行业领军人物。
授课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副院长徐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雷振芳、鲁力、李凯、余辉;美术史论家刘曦林、陈传席、陈池瑜等,以及萧平、劳继雄、姚国瑾、朱万章、薛龙春等来自各大文博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书画鉴定专家学者,以其数十年的研究积淀,为学员传授科学严谨的鉴定方法论与艺术史观。
同时,项目还邀请了艺术市场领域的专家学者黄隽、西沐、刘双舟、赵力等,为学员解析艺术品市场的历史、运行规律、法律法规、艺术品价格评估机制等课程。来自拍卖行业的刘尚勇、甘学军、王维等则从一线市场出发,分享鲜活的实战经验、市场动态与交易案例,带来了最接地气的市场洞察。
课堂互动与交流
课堂上,导师们与学员互动答疑,每位学员都能与业界专家进行深度交流和互动。学员们纷纷表示,能与这些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机会难得,收获远超预期。
服务保障精益求精
为确保最佳的学习体验与效果,项目组在服务保障方面也进行了精心安排,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与人性化关怀。
此次培训集中教学阶段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完成,培训组织实施井然有序,严格遵守国家艺术基金的相关规定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学员管理规定,以全封闭式教学方式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学员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项目组为此次培训组建了临时班委会,在学习、生活方面为学员提供服务,及时分享学习资料,发布课堂纪实,为学员们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并组织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培训过程中,项目工作人员全程跟班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创造了安心、舒适的学习环境。项目组的优质服务为学员们构建了一个书画鉴定与价格评估领域的专业交流平台。
学员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文体中心开展活动
集中授课结束后,学员将返回各自生源地继续进行线上学习和课程论文的写作。项目成果将于2026年3月结项。在此期间,项目组将继续为学员提供各项相关服务,确保后续的教学工作与成果展示顺利完成。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任军伟表示,进入新时代,中国书画艺术及其市场影响力与经济价值达到历史新高,市场规模、从业人数、交易总额都是过去的数倍之多,中国也逐步成为全球第二大文物艺术品市场。培养专业书画鉴定与价格评估人才、强化书画鉴定技能,既能够满足艺术市场经营管理的需要,也能够促进并完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生态格局、扩大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世界影响力、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时代名片,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的传承与繁荣贡献力量。
考察现场,学员与藏家进行深入交流
此次参与培训的45名学员均为艺术研究创作机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画廊、拍卖行等单位,涵盖在美术史论、艺术市场、艺术管理等专业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创研人员、青年教师、经营管理者和研究生,是在中国书画鉴定与价格评估领域有一定造诣且有培养潜力的复合型青年专业人才。
期待未来,这批行业新锐能够学以致用,为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范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进步注入新动力。
编辑 | 贺 玮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