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3个节气。2025年的时间为9月7日16时51分41秒。此时,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165度,阴气渐重,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故而得名“白露”。
01. 今年白露不一般
老人说今年的白露节气有3大特点,那么有啥说法?我们早点来了解一下。
一、今年白露“逢双”
在我国民间有着白露“逢单”与白露“逢双”的说法。白露“逢单”指的就是白露节气当天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奇数日,如初一、初三、初五;而白露“逢双”指的是白露节气当天的农历日期为偶数日,如初二、初四、初六。
老话说“白露逢单,秋雨绵绵;白露逢双,干谷上仓”,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白露节气“逢单”,那么预示着秋天雨水会比较多,可能会出现秋雨连绵的天气,这不仅会影响秋收作物的成熟,而且还容易导致农作物受潮霉变;而如果白露节气“逢双”,那么预示着秋天的气候会相对晴朗干燥,这有利于谷类的成熟、晾晒和储存。
今年9月7日白露,对应农历七月十六,是“白露逢双”,所以是一个秋收的好消息。
二、今年是“早白露”
在我国民间还有“早白露”与“晚白露”的说法,受农历闰月的影响,如果白露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农历七月,那么就是“早白露”;而如果白露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农历八月,那么就是“晚白露”。
老话说“早白露要添衣,晚白露热死牛”,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白露交节的时间在农历七月,那么这预示着冷天会来得相对早;而如果白露交节的时间在农历八月,那么这预示着白露后的天气依然比较热。
今年9月7日白露,对应农历七月十六,是“早白露”,意味着秋天的冷空气来得快,天气凉得猛。一过白露,或许就能明显感觉到那股子凉飕飕的秋意,早晚温差大,可要注意保暖。
三、今年的白露节气与中元节紧密相连
今年的白露节气和七月十五中元节紧挨着。中元节是咱们祭祖追思的重要日子,通常在处暑节气前后。但因为今年农历有个闰六月,导致白露节气罕见地在七月十六就直接接上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这种紧挨着的情况并不多见。
一边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肃穆时刻,另一边则是标志万物成熟、准备收获的时令节点,这仿佛把自然节气的更替和人文的祭奠传统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十分有意义。
02. 白露·渊源
白露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承载着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洞察与智慧总结。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又言:“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便以白形容秋露,赋予了这个节气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古老的农耕时代,白露不仅是季节更替的标志,更是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人们通过观察白露时节的自然现象,如露水的凝结、候鸟的迁徙等,来安排农业生产,规划生活节奏。
03.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白露时节,秋日渐成格局,天气转凉,鸿雁从北方飞向南方,以躲避寒冬,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
二候·玄鸟归
《山海经》中说,玄鸟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初始形象类似燕子。春暖“玄鸟至”,来时是“比翼双飞”;秋凉“玄鸟归”,去时是“拖家带口”。此时已近中秋,不论南北,人人念归,便有了“玄鸟归”的淳朴愿望。
三候·群鸟养羞
《礼记》曰:“羞者,所养之食。”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的意思。这个时节,百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藏食物以备寒冬,如藏珍馔。
04. 白露·习俗
01 吃 “十样白”
在浙江苍南、平阳等地,白露这天要采集“十样白” ,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十样白” 即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白晒参,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02 收清露
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在明朝时尤为盛行。古人认为,白露时节的露水具有神奇功效。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因此,人们会在清晨收集草叶、花瓣上的晶莹露水,或饮用,或煮茶,以求健康长寿、容颜美丽。
《沪城岁事衢歌》上说,白露这天,人们把从花枝上收集到的露水,倒在砚台里,用古墨研匀,再用干净的毛笔蘸上墨,在孩童们的太阳穴上画一个圈,可以免除百病。
03 饮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 的说法。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经过独特工艺制成。它既不像春茶那般鲜嫩娇弱,也不像夏茶苦涩味重,而是有着独特的甘醇清香,带着浓浓的秋意。人们在闲暇时光,泡上一杯白露茶,细品慢酌,感受着秋天的韵味。
04 祭禹王
太湖湖畔的渔民,将大禹尊称为“水路菩萨” 。白露时节,正是太湖捕捞的旺季,渔民们为祈求风调雨顺、渔业丰收,会举行盛大的祭禹王仪式。他们将捕获的第一条鱼献给禹王,以表达对治水英雄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05 酿白露米酒
南方部分地区在白露时节有酿造米酒的传统。白露米酒用糯米、高粱等谷物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精心酿制而成,米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人们在节日里饮用白露米酒,既能驱寒保暖,又能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
06 吃龙眼
“白露吃龙眼,一颗顶只鸡” ,据说在白露这天吃龙眼,能大补气血。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正是美味的季节。中医认为,桂圆可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
05. 白露·诗词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思》
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南湖晚秋》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06. 白露·养生
1 少露肤 免着凉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2 润肺、护胃、养肾
秋季五行属金,对应肺,所以在养生方面,主要是养肺。白露后天气凉爽,但比较干燥,干燥的气候最易伤肺,而肺气损伤也会引起胃气下降,肺肾两虚者尤其需要注意。
葡萄、板栗、柿子等“秋燥”易伤胃的食物不可多食,生冷瓜果类的食物也要少吃,以避免“秋瓜坏肚”而产生的食欲降低和脾胃方面的疾病。所以此时的饮食重点是润肺、护胃、养肾。
白露时节常搓搓耳朵补养肾气,也是很好的养生方法。耳为肾之窍,传统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因此,平时坚持搓耳、捏耳,就可强健身体,每日早、晚各一次,搓后顿有神志。
3 饮食有节
秋属金,金色白,所以白色的食物在秋天的时候应该多食用,较为合适的水果有梨、甘蔗、龙眼、柚子、石榴等,但都需适量。
秋金五味属辛,与辣味属性基本相同,合起来就是我们俗称的辛辣。辛味发散,并且大都有行气行血的作用,而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入秋后要少吃葱、姜、蒜等辛味之品,尤其是气虚阴亏者。
山药、莲子、枸杞、百合等这些药食两用的食物,都有很好的养阴生津、滋阴润燥功效。俗语说“秋粥宜人”,冰糖银耳雪梨粥、沙参枸杞粥等等,都是很不错的“白露粥”。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白露节气的小知识?
综合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西昌市图书馆、知节气话传承、邢台北国商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