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研讨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肖懿木摄

人民网郑州9月6日电 (记者肖懿木)9月5日,裴李岗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裴李岗,河南新郑市西北部的一个普通村庄。这里诞生的裴李岗文化,与黄河文明密切关联。约8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稻、粟,并且掌握了酿酒技术,过着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

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明在致辞中表示,郑州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孕育了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6000年的大河村文化、5300年的仰韶中晚期文化、3600年的商代都城文化。近年来,郑州以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为抓手,系统推进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郑州累计有16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数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以新郑裴李岗、舞阳贾湖遗址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是中原地区或者广义嵩山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代表性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关键性的意义。”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认为,深入研究裴李岗文化和裴李岗时代,对于从源头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指出,“裴李岗时代一方面衔接着农业起源,一方面衔接国家的产生,深入研究裴李岗文化将进一步推动新石器时代研究的完整性、系统性。”

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表示,裴李岗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更见证了早期中国文化圈雏形的形成,是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裴李岗文化带动中原周边文化的演进发展,为中原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深入研究裴李岗时代文化交融、社会形态、文明特质,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

在主旨发言环节,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钱耀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广阔、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靳桂云、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鲁鹏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中国史前文化统一性的缘起、裴李岗文化与早期嵩山文化圈的形成、贾湖遗址考古新发现与中华文明起源、中国北方裴李岗时代生业经济研究、裴李岗遗址的地貌与聚落形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分享和交流,为裴李岗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作为2025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系列重要活动之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等主办,为期2天。9月6日,与会专家学者将前往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新郑裴李岗遗址参观考察。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