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9月3日报道:2022年9月2日,由“杨浦大剧院”改造升级的YOUNG剧场正式开门迎客。昨日,恰逢开幕三周年节点,YOUNG剧场举办发布会,同步揭晓2025年秋冬演出季规划与三周年运营年报。
三年深耕:从“杨浦大剧院”到“年轻力地标”
据三周年年报显示,剧场累计上演演出699场,吸引线下观众27.5万人次;2024-2025年度更交出亮眼成绩单——推出“徒步行走”“不在别处”两大演出季,呈现126台250场演出、220场配套活动,线上线下总触达237万人次。
年轻观众的高度认可成为剧场鲜明特色:最新观众调查报告显示,40岁以下观众占比达74%,印证了其“贴近年轻世代”的定位。在内容深耕上,剧场不仅持续运营“剧场演化论”“有氧天真态”等成熟板块,更成功打造“秋是国际戏剧季”“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两大节展IP,还通过“香港・艺术自在嘢”“听见她的声音”女性主题月等创新策划,不断拓宽艺术边界。
作为杨浦区核心公共文化设施,YOUNG剧场连续获评“社会大美育”剧场,2024-2025年度推出的“美育Pro计划”更实现“月月有公益、月月有大师、月月有开放”常态化——高频次公益场、惠民票覆盖全年龄段,与区域内中小学、高校、社区、园区深度联动,构建起多层次美育生态,真正践行“人民城市文化地标”的建设使命。
秋冬新程:超30台100场演出覆盖半年
2025年秋冬演出季将从9月持续至2026年2月春节前,以“多元融合、首演云集”为亮点,计划推出超30台100场演出,其中第三届“秋是国际戏剧季”作为核心板块,将在两个月内集中呈现比利时、德国、法国、日本、白俄罗斯、中国6国10台54场演出,且所有剧目均为上海、中国或亚洲首演,全国仅上海一站,其中5部更入选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国际大戏阵容堪称“年度必看”:开幕剧目《钟声与魔咒》由卓别林女儿维多利亚创作、孙女主演,融合魔术、舞蹈、马戏、默剧与偶戏,讲述独特成长故事;德国绍宾纳剧院再携重磅之作——艺术总监奥斯特玛雅改编、拉斯・拉丁格主演的《理查三世》,及与英国导演西蒙・麦克伯尼合作的《米歇尔・科尔哈斯》,将刷新观众对当代戏剧的认知;白俄罗斯共和国戏剧院带来《我的故乡》《向晚》,以质朴叙事传递“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艺术温度;比利时“柏林柏林剧团”《柏林制造》以纪录电影剧场形式,揭秘柏林爱乐乐团鲜为人知的历史;日本视觉艺术家高谷史郎创作的《切线》,选用坂本龙一最终专辑《12》曲目为核心音源,将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ARTRY自定义”板块重磅演出亮相。
除主剧场剧目外,绿匣子空间同样精彩:法国头脑呓语剧团《超现实奇幻故事集》全球首演、比利时先锋剧团《一个盒子》、香港导演林奕华《我在那时错过了你》,均以互动形式让观众成为“故事共创者”。此外,新青年剧团《匹诺曹的决定》、话剧九人《翻山海》及“民国宇宙”驻城连演、西安话剧团《长安十二时辰》、英国铜管七重奏《胡桃夹子》等“老朋友”新作与经典IP,将覆盖节假日文化需求,为不同受众提供多元选择。
未来可期:构建“艺术无边界”新生态
在支持青年创作方面,YOUNG剧场持续发力:第一届GOAT剧展孕育的《杂食动物》将升级返场;委约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同名小说的舞蹈剧场《素食者》,完成工作坊后将于2026年开春世界首演;与“撕毁面包”剧团合作的《Project:2020s》也进入制作阶段,第四届GOAT剧展更将于9月启动公众征集,为青年创作者搭建成长平台。
发布会现场还官宣两大创新举措:一是与杨浦创智天地达成深度合作,以“秋是国际戏剧季”为纽带,将国际艺术资源与大学路“知识街区”潮流文化结合,通过“戏剧快闪”“主题市集”“大咖导赏”等形式,打造“演艺+商业+文旅”跨界生态,实现艺术赋能街区、商业反哺文化的双向共赢。
二是全新空间“魔方YOUNGCube”正式启动,以“多点色彩、更多趣味”为定位,率先引入“趣听喜剧”盲盒脱口秀,未来还将推出生活美学、艺术体验、心理疗愈等活动,让剧场成为连接艺术与日常的“休憩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