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乡村大厨教你做拔丝苹果,成本几块钱,味道却让全家抢疯了

70岁的老爷爷在村里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谁家办喜事丧事,准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乡村大厨,这活儿在农村可不是赚钱的买卖,忙前忙后,一包烟两顿饭就打发了。老爷爷做菜的手艺,那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可惜到他这儿,后继无人了。

这两年老爷爷岁数大了,干不动大事,就在家给儿孙们露一手。他会做的菜多得数不过来,红烧肉、炖鸡汤、炸丸子,样样拿手。不过,孙子孙女们最爱的,还是他那道拔丝苹果。金黄酥脆的外皮,咬一口酸甜软绵,甜而不腻,馋得人直流口水。

拔丝苹果在河南可是响当当的名菜,过年过节端上桌,绝对是全家的焦点。老爷爷做这道菜,手艺讲究得像绣花,步骤一点不马虎。每次做,他都笑呵呵地说,这菜不光好吃,还带着满满的祝福,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想学这道菜?其实不难,家里常备的食材就够了。苹果、白糖、食用油,再撒点熟芝麻,简单几样就能变出大菜。老爷爷教的做法,步骤清楚,连我这种厨房小白都能上手。先把苹果削皮,切成粗条,裹上一层面糊,炸得金黄喷香。

炸苹果的时候,火候得拿捏好。油太热,外面焦了里面还不熟;油太凉,苹果吸油,吃着腻。老爷爷说,炸到外皮金黄,轻轻捏一下苹果软了,就差不多了。这一步做好,拔丝苹果的口感就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是重头戏——熬糖浆。锅里放点油,丢进一大把白糖,慢慢熬,熬到糖化成香油色,冒着小泡泡。老爷爷总叮嘱,火得小,铲子得不停搅拌,不然糖容易糊,味道就差了。糖浆熬好了,赶紧把炸好的苹果条倒进去,翻炒几下,让每块苹果都裹上亮晶晶的糖衣。

撒上熟芝麻,拔丝苹果就成了!刚出锅的苹果条,金黄透亮,拉出长长的糖丝,看着就让人心动。老爷爷每次做完,都会夹一块放凉水里泡一下,糖浆瞬间变成脆皮,咬一口,咔嚓咔嚓,甜得人心都化了。

这道菜吃起来有讲究。得趁热夹开,不然凉了就粘成一团,只能捧着啃了。孙子孙女们围着桌子,抢着夹苹果条,笑声闹声响成一片。老爷爷看着,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嘴里还念叨着,这菜得吃出个高兴劲儿。

拔丝苹果不只是道菜,更是农村里那份朴实的温情。老爷爷说,以前村里穷,苹果都算稀罕物,能吃上这道菜,孩子们能高兴好几天。如今生活好了,这道菜还是年年上桌,成了家里的“保留节目”。

这道菜背后,还有个让人思考的问题。像老爷爷这样的乡村大厨,手艺精湛却不图回报,他们的故事越来越少。以后,谁来把这些传统手艺传下去?或许,咱们学着做一道拔丝苹果,也是在留住一份老味道、老情怀。你觉得呢?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