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纽约夏夜,一场七千人的露天音乐会进入尾声时,美国著名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向听众宣布:“今晚我要唱一首中国歌曲,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首歌叫《起来》。”随后罗伯逊用中文唱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全场屏息,这跨越重洋的呐喊,瞬间点燃了数千听众的热血。
彼时的中国,处在最危险的时刻,宋庆龄在香港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如同暗夜灯塔,日夜为祖国争取国际援助。而宋庆龄收藏的、1941年诞生于纽约的《起来——新中国之歌》唱片专辑,内含3张72转黑胶唱片,收录了《起来(义勇军进行曲)》等七首战歌的“音乐战书”,背后也有着宋庆龄的殷切关注。
1940年夏,爱国音乐家刘良模赴美宣传抗战,与投身世界发法西斯主义、追求平等权利事业的保罗·罗伯逊相遇。当听闻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故事,罗伯逊说:“我们黑人和中国人民同是被压迫者,我要把中国战歌唱给全世界!”此后,刘良模逐字教唱,罗伯逊反复打磨发音,直到满意为止。
为了让世界更清晰地听见中国的呐喊,他与刘良模在征得词作者田汉的同意后,将《起来(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精心翻译改编成英文。
1941年春,罗伯逊与刘良模组织的“华侨青年歌唱队”在纽约的录音棚里,全神贯注地将7首中国特色歌曲刻进唱片。
其中保罗·罗伯逊用中英文演唱了《起来(义勇军进行曲)》等4首(熊老师,此处画面,最好把唱片上的曲子都显示出来),刘良模指挥美国华裔青年歌咏团用中文演唱了《到敌人后方去》等3首(熊老师,此处画面,最好把唱片上的曲子都显示出来)。
唱片制作完成后,消息传到宋庆龄耳中,她满怀欣喜,欣然为唱片作序。在封套上,她饱含深情地写道:“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反抗敌人的力量源泉。我很高兴得知保罗・罗伯逊的唱片将一些最好的中国歌曲翻唱给美国人,这是所有国家的人民发出的声音……愿我们的这些融汇东西方风格的古老民间旋律和新歌曲,成为又一条联系自由人民的纽带。”
罗伯逊看到宋庆龄的文字后,在下方郑重写下:“《起来》是一首正在被千百万中国人民传唱的歌曲,一种非正式的国歌。我听说,它代表着这个民族无往不胜的精神。能够演唱这首歌的新版本,能够唱一个战斗的民族填了新词的古老民歌,是我的乐事,也是给我的特殊待遇。”
同年,宋庆龄亲自邀请保罗・罗伯逊担任“保卫中国同盟”的荣誉会员。《起来——新中国之声》唱片发行的收益捐赠保盟支援中国抗战。在保盟于美国举办的募捐义演上,罗伯逊再次唱响《起来》。这跨越国界的歌声,不仅是对中国抗战的有力声援,更在国际舞台上编织起一条由音乐与信念构成的纽带,让世界听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