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姝 李婷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8月26日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内,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携大型原创川剧《君子光第》亮相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以川剧所特有的高腔与帮腔艺术,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形象于舞台重焕生机。
演出现场
据了解,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联主办,于今年8月启动,将持续至2026年春节前,15部大幕戏及13部折子戏经遴选进入集中展演。
其中,《君子光第》于今年初由自贡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启动创作策划,多次组织召开剧本讨论会、采风座谈会、专家评审会,推进剧目的打磨和提升。全剧时长1小时50分钟,以甲午战争惨败后的晚清时期为时代背景,生动刻画了富顺县赵化镇人刘光第令人敬仰的君子形象。
演出现场
演出当晚,剧场内甲午海战的惨败、国家割地赔款、百姓生活困苦等场景,让近千名观众深刻了解了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以及刘光第等人为国家和民族命运舍身奋斗的动人事迹。
“头颅一颗,血荐炎黄;君子志节,壮我家邦。”合唱声中,灯光渐弱,刘光第一身雪白的布衣,宛如雕像般屹立在舞台中央。霎时,剧场内响起阵阵掌声,那是对“宁为玉碎”的君子光第的致敬、对“一死醒国人”精神的感佩。
“整场演出非常精彩,演员们的身段、表情和唱腔都十分到位,人物塑造饱满生动,让我们看得非常过瘾。”观众唐女士感慨,剧中所展现的家国情怀、君子品格以及对正义的追求等主题,激励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正义、勇于担当。
刘光第扮演者、演员刘开逵告诉记者,自己在20年前就扮演过刘光第这一角色。“如今,我对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既有‘志士报国重义节’的士大夫文人形象,也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家国情怀,还有‘乡音无改白发生’的柔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届四川省川剧汇演中,自贡市川剧艺术中心创排的现代川剧《追光》曾获二等奖,展现了自贡川剧的不俗实力。
此外,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还推出了川剧打卡地图与川剧主题旅游路线,观众只需点开《解锁10大戏精地标》互动H5,就能清晰地看到十大剧目、十大城市、10个历史地标的精准联动。位于自贡的魏明伦戏剧馆入列其中,为观众提供了走出剧场、走进自贡的机会,切实感受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