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上四花旦”之一唐云的花鸟世界,上海美术馆举行唐云展艺术对谈



8月23日下午,“笔墨意趣:走进唐云的花鸟世界”艺术对谈在上海美术馆33米层11-1展厅举行。本次活动作为“海上春云·唐云艺术展”的重要公共教育项目,同时也是上海美术馆“何谓海派”学术品牌系列的组成部分,旨在深入解读唐云艺术的精神内涵与海派绘画的历史脉络。


对谈现场。

活动汇聚了唐云先生家属、艺术家、学者以及多位曾与唐云交往密切的后辈与学生,从艺术史、创作实践和收藏鉴定等多个维度,全面回顾和探讨唐云的艺术人生与海派精神。

展览学术策划、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汤哲明指出,唐云的艺术道路体现了一条从传统文人画向现代海派花鸟画转型的创造性路径。他融合元明笔墨与海派文化,成功将花鸟画推向更广泛的公众视野。



展览策划汤哲明发言。

唐云之子唐逸览代表家属致谢,并深情回顾父亲一生恪守家训、勤耕不辍的艺术人生。他提到,唐云不仅教导后辈学画,更强调书法的修养。


唐逸览发言。

海派画家杨正新作为唐云的学生及画院同事,回忆唐云为人豪爽、热衷交友、大力提携后辈的往事。他特别提及唐云作画时砚台笔墨始终洁净,喜用旧墨手研,画面风格通透潇洒,晚年更显厚重。此外,唐云凭借卓越的鉴赏眼光,为上海中国画院、美协等机构购藏了大量艺术珍品,如任伯年《群仙祝寿图》,为国家文化宝藏的积累作出重要贡献。


杨正新发言。

画家张渊分享唐云鼓励她与兄长坚持艺术之路的温暖往事,并展示唐云与其父亲张守成合作的画作,体现出老一辈艺术家之间深厚的友谊与艺术上的相互激发。


张渊分享。

美术理论家徐建融提出,应将以唐云为代表的“海上四花旦”置于更宏大的艺术史视野中,视作“现代海派花鸟画四大名旦”。他指出,唐云在20世纪中后期实际已成为上海画坛的领军人物,其艺术与人格中的“海派”特质体现在包容、创新、交友广泛且真诚待人的大家风范。


徐建融分享。

对谈中,多位专家还从艺术创作、人格魅力与文化修养等角度,探讨了唐云艺术与文人精神的深刻联系,指出他的创作不仅延续了海派传统,更实现了积极的创新。

现场气氛热烈,观众纷纷表示,通过专家解读,对唐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一位观众提到,“原来只知道唐云是‘四大花旦’之一,今天才知道他在山水、人物、书法甚至鉴赏领域都有如此高的成就,真是一位全才型的艺术家,而且从唐云的艺术生涯也看到了近现代海派历史的发展进程。”

“海上春云·唐云艺术展”将展至9月10日。上海美术馆还将推出更多系列公教活动,持续深化“何谓海派”的学术建构与公众影响力。

原标题:《走进“海上四花旦”之一唐云的花鸟世界,上海美术馆举行唐云展艺术对谈》

栏目主编:张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阮佳雯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