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长青丨德国建筑师来沪创业,发明无需用水新型马桶


“身边人对我说,‘你应该去中国’,所以2017年我来到了这里。”坐在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三楼的办公室,林舒雅回忆往昔,觉得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中国市场很大,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据林舒雅观察,无论是倡导环保低碳,还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都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为她所从事和推广的ESG体系(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提供了最宝贵的发展土壤。

将可持续理念融入设计

林舒雅出生在德国汉堡。当见到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马赛克石砖时,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震撼,“美学与设计、历史感与实用性、环境改善与社会价值,都可以通过与建筑工程本身有机结合,来造福大众。”

在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后,她不断参与各类建筑项目。2009年,她在瑞士日内瓦创立了专注于低碳建筑的规划事务所,致力于将可持续理念及低碳技术融入建筑设计中,同时深耕ESG体系。

ESG,也就是从环境评价、社会效应和公司治理3个维度来评判事物在运营过程中是否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了方便理解,林舒雅以其身处的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为例展开介绍。

“这里原本是雷士德工学院,是一栋老建筑。如今结构依旧完好,造型保持优美。建筑质量决定了它的生命力,这需要长期的规划,也就是ESG体系的思维。”她表示,再过20年给这栋建筑刷刷漆,可能还会像新的一样。哪怕再过100年,建筑还能延续,这无疑是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信绿色经济大有可为

2017年,林舒雅在上海设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带着从瑞士积累的绿色建筑设计经验,参与到各地的建筑规划中。“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上海静安一所学校,随后2019年我在中国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工厂项目。”

她表示,这个位于江西的工厂是一个被动式建筑项目,“所谓被动式建筑,是一种起源于德国法兰克福的节能建筑,通过建材与构造的独特规划来达到高效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使一年中用于供暖和制冷的能源需求减少90%。”

在林舒雅看来,中国各地目前都在积极寻求更低碳、节能的建筑范式,这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能耗更少的学校、工厂、办公楼、居民区,意味着可以节约大把的金钱与资源。这是符合ESG体系的思维,更是一种从根本出发的环保理念。绿色经济是各方面、各层级都认可的方向。”

除了从大建筑大规划入手,她和团队伙伴也想从建筑内部出发,打造一个节能的闭环。“完全干燥的卫生设施对水资源的节省显而易见,所以从2021年开始我们立志于研发一款生态无水的干式厕所。”2022年,她成功在中国申请了名为“干式真空马桶”的实用新型专利。

为节水研制“干式真空马桶”

林舒雅和团队测算,仅在冲洗厕所上,每人每天就要使用50升的水,数十亿地球人的集合数据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还有许多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急需一种更为节水的如厕方式来缓解面临的窘境。

“这款马桶使用纯天然、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制成,使用过程不需要用到水。”林舒雅边演示边讲解团队设计的“干式真空马桶”原型机,“相比传统的直冲式或虹吸式马桶,这个‘干式真空马桶’将用户的排泄物都封装在一个竹纤维袋子里,这个袋子随后会在厕所内部或容器中进行加速堆肥处理。”

2024年“上海气候周”,她以嘉宾身份出席并参与讨论,聚焦利用可操作的ESG体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希望能为这座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份可持续的力量。”林舒雅说。



原标题:《砖瓦长青丨德国建筑师来沪创业,发明无需用水新型马桶》

栏目编辑:李若楠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董怡虹 李永生 孔明哲 蒋玉涛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