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川渝儿女浴血抗战的壮阔历史 “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专题展在川博正式开启

拓荒号:拓荒牛 (开说)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展览现场

赵一曼穿过的靰鞡(wù la)鞋、龙光贞等多封士兵的家书、瓷坛上的“四川人民一致抗日”字样……来到浣花溪畔的四川博物院,穿行在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展览中,观众得以重温那段抗战的峥嵘岁月,一览川渝儿女为国家和民族奋勇牺牲、勇于担当的感人历史。


赵一曼穿过的靰鞡鞋宜宾市赵一曼纪念馆藏

8月22日,“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在四川博物院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以“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为主题,依托文物、档案史料、影像资料,融入最新研究成果,多维度展现了川渝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

“本次展览汇集了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省内外共49家文博、档案机构收藏的珍贵藏品和历史档案30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达到了70余件。”展览现场,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漫步展厅中,细看展览勾勒出川渝作为全民族抗战重要大后方,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竭力维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倾尽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参加抗战的壮阔史实。


展览现场

5大篇章呈现

勾勒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

如果回到那段峥嵘岁月中,会看到怎样一幅画面呢?如今,当观众的脚步踏入《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现场,置身偌大的展厅里,就能在众多珍贵文物和档案史料中,真切触摸当年中华儿女的浴血抗战的历史。

据悉,整个展览展线长度达375米,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展览分为五大篇章,多维度展现了川渝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钟玲介绍道,首先,第一篇章《引领方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聚焦了民族危亡时国人的奋勇反抗,中共中央南方局迁驻重庆,有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示了身先士卒、英勇抗敌的川籍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而第二篇章《共赴国难——川渝人民倾力支援抗战》主要展现了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影响下,川军将士积极请缨、前仆后继开赴前线,川籍知识青年积极从军的历史史实,以及四川人民出钱出物、出工出力,倾其所有参与抗战,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


展览现场

此外,第三篇章《稳固后方——保留国家民族根基》,重点展现了国民政府西迁和重庆战时首都地位确定后,川渝地区如何成为战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四篇章《挺起脊梁——巴蜀儿女顽强抗争》,重点聚焦侵华日军对川渝地区进行无差别狂轰滥炸期间,川渝人民不畏强暴,针锋相对地开展反空袭斗争和防空作战。最后一个篇章《高奏凯歌——欢庆胜利的历史回响》,则重现了抗战胜利后巴蜀大地的喜悦欢腾。


“四川人民一致抗日”瓷坛摄影 李雨心

306件/套展品亮相

重现历史的珍贵瞬间

泛着岁月痕迹的淞沪抗日纪念章、陆军第八路军“荣誉战士”纪念章,这是饱含血与火记忆的历史证物;达州民众募集物资运往前线的老照片,记录下川渝百姓节衣缩食、倾囊报国的动人历史;川军“死”字旗,曾是感动无数国人的一件抗战展品……

当观众在展柜前驻足凝视,一件件无声的文物,凝聚社会各界的铮铮誓言,承载着感人至深的力量,展现着川渝儿女的赤诚情怀。钟玲也谈到,为了深刻再现这场伟大胜利中的川渝贡献,主办方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306件/套文物、档案和相关展品参展,其中珍贵文物共76件,是同类展览中展品极为丰富的一次。“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四川博物院的百余件抗战相关文物系首次展出。”


何文元家书(左下)摄影 李雨心

展览中,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马莉也向记者介绍了她心目中印象深刻的展品。譬如,一件1937年的何文元家书,就展现着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革命先烈们舍小家顾大家,不怕流血牺牲的高尚情操。“何文元是今四川南充人,1933年离乡参加红军,1937年8月,他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奉命北上抗日。”马莉说道,这封家书上不仅有他问候父母的健康情况的文字,还有他所写下的“不顾虑一切牺牲流血,为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去”。“从这封信件中,可以看到他的家国情怀。”

此外,马莉还提到了一件资中县私立四维中学学生家长为支持女儿自愿从军的证明书。“这件展品,是资中县四维中学13位学生的家长,毅然签下自愿从军证明书,支持女儿参军奔赴抗日战场。女学生和家长的壮举,也展现了非凡的爱国情怀。”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存续国家文脉与科教根基,众多学校、文化团体和科研机构纷纷西迁。为避日寇劫掠,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等重要文物亦历经艰险、辗转迁藏于川渝地区,创造了战时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展览中,也展出了珍藏于故宫的康熙款珐琅彩花卉莲花纹盖碗等南迁文物,展示当年文物南迁的巨大成果。

“抗日战争期间,百万件故宫收藏的文物历经艰难险阻,被迫运离北京,先至南京,后又分三路辗转达到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后来又安全地回到了故宫。故宫文物南迁,是世界文物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行程最长的一次文物迁徙。”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谢丹表示,此次展出的康熙款珐琅彩花卉莲花纹盖碗、青玉执壶都是当年南迁的文物。


康熙款珐琅彩花卉莲花纹盖碗摄影 李雨心

从互动展项到丰富社教活动

沉浸式感受伟大的抗战精神

穿梭展厅中,不仅有大量图文版面和文物讲述历史,还设计了历史场景、多媒体与艺术装置、互动环节等展项,辅助呈现抗战史实。展览尾声,观众还可以观看四川省抗战老战士口述实录,查询了解川渝地区抗战遗址遗迹,聆听抗战歌曲,还可以参与抗战知识互动问答。此外,展览还配套了社教、讲座等丰富活动。

“配合此次展览,我们策划了20余场社教活动。”四川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副主任周莉娟说道。其中,她特别提到了川博所策划的单人剧本体验解密活动——《藏在伟大胜利的川魂》。“这个活动以川渝抗战历史为核心,通过‘剧情叙事+解谜互动+知识传递’的构架,打造沉浸式历史学习体验。希望通过单人就可以独立完成的红色剧本体验活动,让大家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实地感受到抗战期间的峥嵘岁月,以及不朽的英雄的史诗。”

同时,周莉娟表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川博还策划了不同形式的社教活动。“我们即将推出多场的配套讲座,让成人朋友回溯到这一段难忘的历史当中。面对老年观众,也会组织老年专场的体验活动。还有亲子家庭,可以来体验钉子绕线画、布艺贴画、木刻版画等内容。”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欢迎社会各界的观众朋友们能够来到四川博物院,观看《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展览,来感受、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钟玲这样说道。

(本文部分图据四川博物院)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