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赛飞美得没人敢追:父亲一生守护,她在演艺圈稳站40年

何赛飞站在舞台上,六十多岁了,一袭青衣,眼神一扫,台下观众就安静了。她的气场,像一股风,吹得人挪不开眼。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女人魅力不减?

她出生在舟山岱山的一个小巷子里,五岁那年,母亲走了,留下她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才三十出头,别人劝他再找个人,他只说:“不娶了。”他把全部心思都给了女儿。白天干活,晚上带她睡在码头边,饭桌上总是她先吃饱,他随便吃两口。有人问他值不值,他笑笑:“有她就够了。”这份父女情,成了她一辈子最暖的依靠。

小时候的何赛飞并不出众,黑瘦,牙齿不齐。可父亲每天都说:“你最美。”这句话像种子,慢慢在她心里生根。十六岁,她考进越剧团。灯光打在她脸上,高颧骨,细腰身,狭长的眼睛透着冷艳。那种美,不是甜美,是让人不敢靠近的震撼。她自己都说:“没人追我。”团里的人点头,气场太强,一般人哪敢上前?

1984年,她在《五女拜寿》里演了个小角色,一出场却抢了前辈的风头。戏曲舞台上,她演正宫,端庄大气。可到了影视圈,导演看中她的另一种味道——压抑感。她成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三姨太,《大宅门》里的杨九红,《孝庄秘史》里的海兰珠。一个个“姨太太”角色,像为她量身定做。有人替她惋惜,觉得她被框住了。她却说:“这是我选的。”她知道自己最擅长演那种外表风情、内心挣扎的女人。

她的美有重量,不是轻飘飘的娇俏。配角又怎样?她的戏份一出,观众就忘不了。别人追流量,她靠实力。没演过绝对主角又怎样?提起何赛飞,观众脑海里立刻浮现她的眼神和气场。她从不信花言巧语,也不稀罕虚浮的追求。她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陪伴。

杨楠就是那个陪她的人。剧团排练,他在一旁等着。她累了,他帮她提包。她病了,他请假守着。她晕倒在后台,他第一个冲上去扶。她问他:“你是不是太闲了?”他答:“我怕你撑太久没人扶。”这句话,她记了一辈子。父亲病重时,杨楠辞职陪她回舟山照顾老人。她明白了,这不是谈恋爱,是过日子。1988年,他们结婚,没办婚礼,没摆排场。她说,钱不如拿来给父亲买点好吃的。

婚后,她忙着拍戏,他照顾孩子。三十多年,没绯闻,没吵架。在娱乐圈,这样的婚姻像个奇迹。她36岁才当妈,晚育很辛苦,可她觉得值。孩子哭,她手忙脚乱;孩子发烧,她急得团团转。她说,母亲这角色没法彩排。可她坚持少接戏,也要陪儿子。她把家安在上海,只为儿子能安心上学。奔波再累,她也咬牙撑着。儿子长大后,终于懂了她的选择。那一刻,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六十岁了,她还是那个敢说真话的人。在《中国梆子大会》上,看到一个戏曲演员月薪只有1500元,她当场红了眼眶,问:“戏呢?钱呢?”全场都震了。她直言不讳,批评小鲜肉耍大牌,整容风太离谱。有人说她不合时宜,可她不在乎。父亲教她做清醒的人,她做到了。她从不随波逐流,活得干净又坦荡。

何赛飞的名字,像一个时代的记号。她不靠流量,不追风头,只用实力说话。一个女人的魅力,不在多少人喜欢她,而在她活得多真实。她的故事,让人看到一种态度:不管外界多热闹,做好自己最重要。你说,这样的女人,怎能不让人佩服?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