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7日,第四届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大会暨“匠心传承”鲁台青年交流体验活动在潍坊安丘举行。活动以“非遗传两岸同心续华章”为主题,通过技艺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瑰宝齐聚,展现文化魅力。展演大会展览区的非遗项目琳琅满目,从指尖技艺到舌尖美味,呈现了剪纸、木雕、戏曲和传统音乐等数十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充分展示了两岸一脉同源的文化传承,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共通性,观众可近距离了解制作工艺和产品特色,感受匠人匠心。
潍坊安丘景芝镇平安法治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辛珊珊说:“我们镇的非遗项目有26项,我们紧扣大会主题,精心挑选并展示了景芝三页饼、芝泮烧肉等具有景芝文化特色的非遗产品。同时,我们还重点展示了引以为荣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向台湾同胞和各界朋友展示景芝非遗的独特魅力,分享我们在文化带动二次振兴方面的经验做法,共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新动能。”
武林同脉,艺韵同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膑拳代表性传承人刘海港与台湾孙膑拳代表张祐伟同台展演,一招一式间尽显武学传承的一脉相承。八卦掌、咏春拳、佛汉拳等各级非遗项目的两岸传承人接连亮相,每一场切磋都是文化根脉的深度交融,尽显“同根同源”的武学脉络,古老技艺在交流中焕发新生。
国家级非遗项目八卦掌代表性传承人任文柱说:“这届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我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都带回去,也为我们举办非遗活动积累经验,也要把我们当地的特色发挥出来。”
据了解,本届大会汇聚3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青年代表,通过“展演+展览+互动体验+青年交流”等多元形式,集中呈现107个非遗项目,实现以文化为纽带,牵起两岸同胞情谊。通过非遗这一精神纽带,两岸同胞在切磋中互鉴、在传承中创新,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注入澎湃动力。(曹宗堂 韩庆学)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