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芒站在法国乡间的厨房里,穿着碎花裙,手里拿着一把菜刀,切着土豆,脸上带着笑。曾经,她是北京时尚圈的“女王”,一句话就能让明星们换掉秋裤,穿上高定礼服。现在,她在勃艮第的乡村小屋里,给十五口人的大家庭做中餐,锅里炖着可乐鸡翅,空气里飘着番茄炒蛋的香味。
十年前,苏芒的名字和“芭莎慈善夜”绑在一起。她站在红毯中央,明星们围着她,像众星捧月。她的每句话都能上热搜,比如“穿秋裤不能进红毯”,直接让全国女明星重新定义了时尚。那时候,她穿着高跟鞋,走路带风,像是掌控了整个娱乐圈的节奏。她的办公室堆满奢侈品礼盒,手机里是明星的微信,生活像一部永远不落幕的大片。
2021年,她卸任《时尚芭莎》主编,生活像是突然按了暂停键。聚光灯没了,热搜没了,连朋友圈的点赞都少了。她去参加品牌活动,以前是C位,现在被安排在第三排。她试着做自媒体,分享穿搭,点评时装周,但评论区却冷冷清清,有人甚至问:“芒姐,这条视频拿了多少广告费?”从“苏老师”到“前主编”,只用了三个字的距离。
苏芒没停下来。她把战场搬到小红书和抖音,想用短视频重新点燃关注。结果,流量却远远比不上当年。她发过一期视频,教大家如何搭配秋季大衣,底下却有人留言:“这不就是普通人也能想到的搭配吗?”她试着讲时装周的趋势,评论区却说:“芒姐,时代变了。”她终于明白,时尚圈的浪潮退得比来的还快。
生活总有新路可走。苏芒带着法国丈夫老皮埃尔和26岁的混血女儿安妮,搬到了勃艮第的乡村。一下飞机,没有豪车接送,只有一辆旧雷诺七座车,载着一家三口晃晃悠悠开向村子。路边是金黄的向日葵田,远处有奶牛在吃草,房子是带花园的三层小楼。没了北京的高楼大厦,只有风吹麦田的沙沙声,像在耳边轻声唱歌。
苏芒在社交平台发了三条视频,记录乡村生活。她脱下五位数的名牌裙,换上几十块的Zara碎花裙,脚踩人字拖,在厨房里忙活。她给丈夫全家做中餐,菜单简单却接地气:可乐鸡翅、油爆虾、番茄炒蛋、紫菜蛋花汤。婆婆和弟媳穿着普通的棉麻裙,帮她削土豆、摆盘子。女儿安妮放下硕士论文,系上碎花围裙,炒了一盘青椒牛肉,笑得像个刚考完试的小孩。
吃饭的时候,木头长桌上摆不下十五个人的盘子,孩子们就端着盘子坐到楼梯上,一边吃一边聊。皮埃尔的亲戚们第一次吃中餐,辣得直吸气,但都竖起大拇指夸好吃。苏芒举着手机拍视频,最后镜头对着自己,脸上有细纹,笑容却比任何红毯都真实。她说:“这顿饭,没人管我穿什么,也没人问我拿了多少广告费。”
文化差异让饭桌多了不少笑料。婆婆不明白鸡翅为啥要用可乐煮,苏芒用半生不熟的法语解释“焦糖色”,逗得大家哈哈笑。弟媳问为什么虾不去壳,苏芒干脆现场表演“嘬虾头”,引来一片掌声。语言不通的时候,大家就比手画脚,笑声把尴尬全赶跑了。吃完饭,苏芒一个人收拾厨房,女儿悄悄递上一杯自家酿的苹果酒。她对着镜头说:“放下高跟鞋,生活也能美得像画。”
夜晚,一家人搬出折叠椅,坐在院子里看星星。苏芒抬头看天,感慨万千。她说:“在北京,抬头是霓虹和雾霾;在法国,抬头是满天星星。”她开始学法语,考葡萄酒品鉴证,还计划把乡间小屋改成民宿,专门招待中国游客。她想让大家看看,法国的慢生活是什么样子。评论区第一次没再说广告的事,网友们统一留言:“芒姐,这才是真生活!”
苏芒的故事,像极了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年轻时追着梦想跑,忙着证明自己,等到某一天停下来,才发现平淡的日子也有光。她在法国乡村做饭、种花、学语言,日子过得像一首慢歌。网友们看了她的视频,有人感慨:“原来放下光环,也能活得这么自在。”也有人说:“芒姐这是在教我们,生活比红毯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