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丨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在现实生活中,模糊的边界感会给人带来困扰,造成误解和伤害。

与人交往时,保持边界感,是成年人必备的修养。

知己边界

何谓“边界感”?

简单来说,就是知道自己可以在什么范围内做事,知道别人在什么范围内做事。

自身心理边界感的确认,与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

边界感弱的人,不知道别人对自己有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不清楚自己边界的人,也很容易因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而产生内疚情绪。

当边界被他人侵犯时,我们都会本能地警觉起来,感到不适与不安。

这其实就是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传递给对方,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难处,因为只有当你发出了信号,别人才不会得寸进尺。

因此,了解自己的边界,掌握自己的边界,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知人边界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打着“关心”的借口,打探别人的隐私,甚至干涉别人的生活。

那些超越“边界”的“为你好”,反而会导致彼此疏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不能将自己的要求强加在他人身上。

试着去了解彼此的边界,这样才能互相理解,并营造出真正良好的关系。

面对父母的生活方式,与其强行改变他们,不如接纳老一辈沉淀数十年的生活习惯;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岔路口,与其精密规划好每一步,不如适当放手,让孩子闯出自己的天地;面对爱人也是如此,不过分窥探,也不一味付出,给足彼此空间,相处才会舒服。

降低控制欲,把握分寸感,才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


保持边界感,让人际交往既温暖又轻松

或许有人会疑惑:如果和亲密的人之间分得这么清楚,会不会让关系变得“冷漠”?

健康的边界感,不会让我们远离社交,更不会让我们活成一座座孤岛,反而会让我们拥有更理想的人际环境。

健康的边界感,是对自己内心的保护。它让你重视自己的感受,同时愿意理解对方的感受。

一段关系中,最好的状态应该是给予他人七分热度,又留下三分余地,彼此尊重又各自精彩。

把握这种分寸感,并不是要你在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筑一道高墙,也不是要你关闭心门、放弃与他人和世界进行连接,而是保持自己内心独立性的同时,也给他人留出自由呼吸的空间。

祝我们都能在彼此的边界里,找到最亲密的驳接点;也祝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边界里,拥有最自在无羁的灵魂。

本期编辑 | 陈慧昇

©人民论坛新媒体出品
资料来源 | 十点读书、安般兰若等;图片已获授权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