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挚爱,撒贝宁:“我爱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昨晚看综艺《你好生活3》,被撒贝宁破防了。

在节目中,撒贝宁拍下一组农村孩子生活的视频。

其中有个画面,是一个妈妈拿着棍子,在田埂上追孩子。

画面里,一个小朋友光着脚在田埂上边哭边跑,妈妈拿着棍子笑着在后面追。

就这么一个普通的场景,却让撒贝宁瞬间落泪了:

“再也没有人拿着棍子追着我了……再也没有了。”

听撒贝宁眼圈红着说完后,小尼也附和了一句:

“被妈妈满街追着打,对这个孩子来说,此刻是痛苦的,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再也得不到的幸福。”

原来,早在12年前,小撒的妈妈就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

这也成了他一生的痛。

“妈妈去世后,我翻开自己和她的聊天记录,才意识到,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同事、朋友和人际交往中,和母亲的聊天记录仅有寥寥数语,连一条语音都没有。”

失去母亲后,小撒才明白,亲情根本耽误不起。

他只能一直留着妈妈的微信,经常分享自己的生活,来弥补偿还。

在他的龙凤胎孩子出生时,他第一个发微信通知的人,是他妈妈:

“你的两个小孙子出生了。”

然而,他再也不可能收到妈妈的消息了。

小时候我们都盼着能快快长大,离父母远一点,去更广阔的天空;

可现在,却总是想着能够回到过去,我们在前面跑,父母在后面追。

我们总有一种错觉,父母永远不会老去。

可一转身,他们却白发苍苍,已近暮年。

原来,所爱也会隔山海,而山海皆不可平。

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父母正在偷偷爱着你

在节目中,倪萍也讲到一个关于父母的故事。

台里的一个导演,他妈妈得了胃癌,时日无多。

为了让老人家幸福的走完最后一程,几个儿女决定不告诉妈妈实情。

医院开来的药也都放在维生素D、E的药瓶中,骗妈妈服下。

半年后,妈妈去世了。

做子女的,一直都以为自己隐瞒得很好。

直到看到妈妈留下的一封信。

信里写道:

“谢谢孩子们,其实我比你们知道的还早,你们不说我很幸福,
我就听你们的话,一直吃药,这次实在是扛不过去了,谢谢你们。”

曾看到一个很戳心的新闻。

15岁少女小依,在医院做手术开刀。

母亲刘妮跪在手术室前,双手合十祈祷。

有人劝她,可以在旁边坐着等。

可她怎么也不肯起来,她哭着说:

“女儿在手术室里,我也帮不上忙,我只有这一个办法,保佑我女儿手术成功。
手术不成功,我不会起来的。”

女儿做了5个小时的手术,妈妈跪了5个小时。

虽然,我们都知道,手术的成功与否跟祈祷无关。

但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是最用力爱你的方式。

这一跪不是傻,而是最深情而伟大的母爱。

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有这样一段旁白:

偶尔觉得妈妈很丢人,为什么连最起码的脸面和自尊心都没有呢?

那是因为,比起她自己,她还有更想守护的珍贵东西......

那就是你。

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爱有千万种,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

唯有一种爱,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最终的离别,那就是——

父母的爱。

父母不会写诗,却默默把你的日子装扮成诗;

父母给不了你全世界最好的,但能给你的一定是他们自己的全部;

父亲从来都不会表达爱你,但他放在心头的人永远是你。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父母永远在偷偷的爱着我们。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高亚麟曾说的一句话,我始终铭记: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他这样解释道:

“父母在,比如说你今年30,你不会做(结婚),哪怕你60,也不会想,因为有一堵墙挡在那,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你开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尽头。
为什么老人会喜欢催你,唠唠叨叨的,因为他们看到了死神,所以他们想完成那些没完成的。”

天津市的陆老先生,已经86岁高龄了。

每天早上,他都坚持步行5站路,去给自己108岁的老母亲请早安。

“早上好,老娘,祝您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好,谢谢!”

这样的场景,让人想到老舍说的那句话: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那种安定,就是即使外面风雨再大,你都笃定地知道,一定会有一片港湾,抚平你所有的委屈。

当你蹒跚学步时,有父母小心护着你,不让你摔倒;

当你踏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时,有父母帮你指导,替你把关;

当你职场、情场失意时,还是父母默默陪着你,给你做一碗热汤。

有父母在,不管你是健康还是病弱,也不管你年纪有多大,总觉得还有人帮你顶着一片天。

就像风筝在有线牵着的时候,不管飞多高多远,都不会偏离,不会害怕。

但父母不在了,一切都只能自己撑着了。

2018年,歌坛常青树费玉清,突然宣布退出演艺圈。

巨星宣布落幕,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被迫无奈,有的是担心自己状态不佳,有的是要结婚生子……

而小哥的理由则是最深情的一种:

父母双双离世,顿失了人生归属。

他在亲笔长信中写道:

“当父母亲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与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孤独,掌声也填补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点都让我触景伤情。”

双亲都已不在,名和利再无任何用途。

再绚丽的舞台,也填补不了他的孤独;再热烈的掌声,也抵消不了他的失落。

周国平曾说: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

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你要开始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了

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回忆过一件事:

当年,他接到老母亲病危的消息,在外地的他,日夜兼程赶路。

可等他回到家时,等待他的,却是冰冷的棺材。

这时邻居告诉他,他母亲曾说“羡林出去了就不回来,真后悔当年让他出去”。

季羡林听后,扶在母亲的棺材上痛哭昏迷。

后来,他在散文《永久的悔》中写道:

“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父母在时,总觉得日子还很长。

当时只道是寻常,寻常到不懂得怎么去珍惜。

转眼他们都老了,他们要走了,却悔恨时光不能倒流。

日本日本尽孝执行委员会出过一本书,书名叫《父母离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

书的封面上,印着一道醒目的“亲情计算题”:

“假设你的父母现在60岁,父母余下寿命20年,你没有和父母同住,你每年见到父母的天数大概是6天,每天相处时间大概11小时。
也就是说,你和父母可以相处的日子只剩下:20年x6天x11小时=1320小时。
也就是,55天。
有些些事,是需要立刻去做的,不是明天,是现在。

为人父母都是有期限的,为人子女又何尝不是如此?

终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亲人,也会变老,也会带着他们的爱离开我们。

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爱消失前,请好好珍惜现在。

趁一切还来得及,多回家看看吧。

给远方的他们一个拥抱,甚至一个电话,一声问候。

都是他们这些天来收到最好的礼物。

不要埋怨父母的无能,不要嫌弃父母的啰嗦,不要牢骚父母的抱怨,不要怨言父母的迟缓,不要怀恨父母的生病。

你要开始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了。

不要等到一切都来不及了的那天,再去后悔。

时间无情,且行且珍惜。


(文化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