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
近代中国遭遇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亦包括文学。百年间,中国文学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和不同面貌的作品。那么,时代变了,中国的文学变了吗?
许子东对此有一个总括性的结论:“当代小说一度是思想解放的先锋,现在是人文传统的守望者。”
而在《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21世纪中国小说选读》三本书里,许子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详细、深入的讨论。
许子东,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曾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是《锵锵三人行》《圆桌派》等人文谈话节目常驻嘉宾。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是许子东在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经典课堂实录,风趣幽默,通俗易懂;《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以百年视野重构文学史脉络;《21世纪中国小说选读》则将镜头拉近至我们正在经历的文学现场。
这三本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行了详细梳理,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和经典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搭配阅读,可建立起对中国文学发展脉络的系统性认识。
本套丛书装帧由知名新锐设计师汐和操刀,精心选取19世纪插画大师比亚兹莱精致版画,烫哑光黑漆,复古与现代交融。封面选用“雅致灰”特种纸,独家专享“比亚兹莱经典花卉绝美刷边”,其中《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更有许子东老师亲笔签名,是一套别致优雅、具有收藏价值的套丛。数量有限,售完无补。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12堂“民国范儿”现代文学公开课
10位文学巨匠“打开”的现代文学入门书
11份“出色的”现代文学进阶书单
民国还可以这样读:鲁迅是一座山,后面很多作家都是山,但张爱玲是一条河;现代作家中,凡是英美留学回来的就比较保守,凡是日本留学回来的就比较激进;如果巴金是朱古力牛奶,茅盾是卡布奇诺,老舍是红茶,那周作人就是上乘的龙井;沈从文不是农村的谢冰心,《边城》是这么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坏事;老舍字舍予,就是“放弃我”,名字真是预言,一个作家可以提前写出自己的命运;如果让李安来拍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可能比《色,戒》还好。
本书源于许子东在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经典课堂实录,融会了几十年的积累。这一堂堂现代文学课,囊括“五四”起源、各家流派,以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可见鲁迅的“反省”、郭沫若的“创造”、茅盾的“矛盾”、巴金的“年轻”、老舍的“命运”、曹禺的“影响”、郁达夫的“苦闷”、丁玲的“扑火”、沈从文的“反潮流而动”、张爱玲的“无家可归”……文学承担民族—国家寓言。
此次增订新版作为“许子东文集”系列之一种推出,新增6篇力作,修订讹误,将课堂实录的金句与神来之笔,化为160多条小字脚注,与正文相映成趣。另收录11份许子东开列的文学进阶书单、10位文学巨匠的创作谈、1条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1份现代文学作家系年,以及340多个详注,帮助打开民国时期的文学地图,打通更多的知识关联,更新认知视野。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一张探索20世纪文学的宝藏地图
荣获“豆瓣2021年度中国文学”TOP10
晚清贪腐是一种官场的“刚需”?清官比贪官更可怕?乡土是蒙昧的,还是美好的?谁为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负责?萧红小说无技巧?从《狂人日记》到《山上的小屋》,是谁生病了?“一女多男”写中国?
“百年来,中国怎么会走到今天?又会走向怎样的明天?”
读100年的小说,看100年的中国。
许子东的“20世纪小说课”,以编年体为顺序,以文本阅读为中心,“士农工商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关键线索,聚焦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
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神预言”,到2006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百年小说里,官员、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商人……由每位作家书写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图景,记录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未来想象。当我们重读《阿Q正传》《活着》《白鹿原》等经典,会发现,每一部作品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故事”。
除对近百篇小说展开文本细读外,还特别配有“20世纪中国小说作家系年图”,收录2份超丰富书单——《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名单、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选目100+种。这是一部全景式的文学指南,手把手带你逛遍20世纪中国文学大观园。
更介绍了各时期文学同行的精彩研究,读者可与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陈平原、洪子诚、陈思和,以及海外的夏志清、王德威等名家,展开一席国民级小说经典的“百年对话”。
《21世纪中国小说选读》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续篇
25位当代著名作家,20年中国社会变迁
首度系统性解读当代文学,解码21世纪小说
21世纪以来,中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文学的关注点和习作方式也出现了很大变化。
那么多新作,哪些更值得读?哪部可以成为经典?网文冲击下,纯文学会受到影响吗?近20年来的中国小说,佳作不断,但“有高原无高峰”?离开“五四”启蒙和80年代先锋实验,小说是不是总有点没劲?……21世纪至今出版的中文小说,一直面临着发表时间短、艺术价值难断的现实。事实上,这些小说因为靠近我们所处的时代,更能反映现实一角,成为时代镜像——你会惊奇地发现其中折射出的“中国故事”。
许子东以敏锐的学术眼光、鲜活的批评视角,精选25位当代知名作家重要作品,将目光投向尚未被定论的“进行时”文学现场——《生死疲劳》的魔幻乡土、《三体》的宇宙寓言、《文城》的宿命叙事、《繁花》的市井史诗……从阿来到金宇澄的地域写作,从莫言到阎连科的获奖风波,从余华到刘慈欣的全民畅销,通过文本细读,考察小说如何研究历史,尤其是近20年中国的现实和历史。这不仅是一部生动的小说评论,更是一份写给未来的文学备忘录——记录我们如何用小说理解中国。
从晚清新小说到新纪元科幻
一套书读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知名设计师操刀装帧设计,独家精美印花刷边
限量作者亲签,极具典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