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剧院2025-26演出季: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等75台佳作将登场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8月7日报道:今天,上海大剧院揭晓2025-26全新演出季,以“迭·代”为主题,精心策划75台860场演出,涵盖重磅歌剧、传奇芭蕾、人气音乐剧、戏曲新制等多元类目,尽显艺术包容之态。


翻开节目单,“不容错过TOP10”单元精准锚定剧院“国际性、艺术性、经典性、原创性”核心定位,成为新演出季的亮眼开端。



歌剧与交响板块星光璀璨。10月1日至6日,音乐总监弗拉基米尔・尤洛夫斯基将亲率世界顶级歌剧院之一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首度访沪,启幕“巴伐利亚回响——2025上海大剧院歌剧节”。届时,经典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与《奥赛罗》(音乐会版)将接连上演,歌剧院常驻乐团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还将献上专场音乐会,深度诠释巴伐利亚音乐传统的厚重底蕴。


2026年4月,“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剧计划持续推进,现任拜罗伊特音乐节艺术总监卡塔琳娜・瓦格纳执导的《女武神》,在恪守原作戏剧精髓的同时,对舞台空间设计展开突破性探索。而威尔第晚年巅峰之作《法尔斯塔夫》,则将于9月5日至7日由指挥家许忠执棒,上海歌剧院联袂英国新锐导演团队打造,以先锋构思与新颖舞台,重现“温莎小镇”的人生百态。


戏剧板块佳作云集,热度与口碑兼具。音乐剧《悲惨世界》40周年纪念版音乐会上海站开票即售罄,11月4日至12月28日,这部经典将以全球巡演中国大陆唯一站的身份登陆上海大剧院,连演64场,与暌违23年的申城观众在旋律中重聚。2026年,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将推出上海大剧院版音乐会,邀观众重返1812年,与托尔斯泰笔下的角色共赴一段关于爱、欲望与迷惘的心灵旅程。


10月,两位独唱名家将相继登台。2023年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得主、五度格莱美奖获得者女高音芮妮·弗莱明,继2007年后再度献声沪上;紧随其后,当代古典乐坛翘楚、威尔士低男中音布莱恩·特菲尔爵士——格莱美奖与留声机奖双料得主,将以超凡表现力引领观众畅游乐海。


舞蹈领域亮点纷呈,“季风蹈”主题单元汇聚全球名家名团。10月22日至23日,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携三幕舞剧《海盗》再度访沪;8月底,中央芭蕾舞团《舞姬》以足尖演绎东方神秘与古典芭蕾的典雅交融。10月,《禾戏剧·大师之夜》集结李倩、于建伟、李宇、张娅姝、黎星等国内顶尖青年舞者,演绎三位国际编舞大师的经典作品;江苏大剧院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追溯百年前艺术家海外求索又归乡的精神轨迹;艺术家真锅大度与先锋舞团十一幕联袂创作的《+1+1+1+》,借科技之力构建沉浸式舞台宇宙。


2026年7月,纽约城市芭蕾舞团首位华人首席陈镇威将率多位首席舞者首登上海大剧院;随后,《华人之光·芭蕾明星GALA》汇聚活跃于世界顶级舞团的华人艺术家,绽放东方风采。此外,唐诗逸领衔的《昭君出塞》、佟丽娅总策划并主演的民族舞蹈剧场《在远方,在这里》,亦将为“季风蹈”添彩。


“艺百样”板块包罗万象,收纳戏剧灵动、戏曲韵味与乐声纯粹。8月15日至17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大宅门》由原剧导演郭宝昌执导、赵季平配乐,吴樾、常玉红、刘佩琦、谢兰等实力派演员同台,演绎宅门里的家国情怀;8月22日至24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复排阿瑟·米勒经典《推销员之死》,再述推销员威利·洛曼的梦想与幻灭。10月,上海大剧院与上海西岸大剧院联合出品的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回归中剧场,解析家族成员的复杂心灵;2024年6月,《狂飙》将首以音乐剧形式亮相,带来全新表达。

沉浸式悬念剧场《9号秘事》改编自英国BBC同名金牌剧集,自2023年12月底驻演以来已超400场,成为沪上沉浸式小剧场新地标,新演出季将持续与观众对话。2026年春天,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玛蒂尔达》将搭起秋千架,开启治愈之旅。

戏曲舞台以昆曲为核心,两大院团献演拿手之作。8月,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青春版《南柯梦》登场;10月,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以古今对话重现经典。

音乐领域同样精彩。美国One Voice童声合唱团将在2026新年再度唱响天籁。剧院品牌项目“一个人的古典”首推跨年系列,六场高水准音乐会汇聚中外名家与新生代力量,涵盖钢琴、小提琴、吉他、长笛等多元器乐。其中,80岁的韩国钢琴泰斗白建宇将暌违十余年重返中国舞台;古典吉他大师铃木大介演绎武满彻改编作品;“三冠王”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古宁,唯一包揽三大国际赛事最高奖的小提琴家黄滨与钢琴家毛翔宇,“柴赛”崭露头角的青年钢琴家安天旭,以及ARD慕尼黑国际音乐大赛吉他冠军匡俊宏与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终身长笛首席于渊组成的“弦与风”组合,将陆续登台献艺。

“经典,在与时代的对话中永远年轻。”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表示,“舞台是时代的镜子,亦是未来的棱镜。我们期待与每一位观众共同见证:经典在‘迭·代’中焕发青春,并以蓬勃姿态叩击时代的心跳。”



(文化责编:拓荒牛 )